返回第二章 牛大头  刀剑饮马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忙活了一个时辰,彦绍终于在院内靠近门口的地方搭建好了一个小蓬子。

彦绍所住之地说是院子,其实也就是用一些蓝竹和木头并排圈拢起来,再用土丝草搓成绳,一一串接稳固所得。

大门处的柱子则就只留两根原木钻入地下,竹排做门有个简易的围挡。

小溪从东北流淌而过,门前一方菜地,屋后不远处直至山脚的斜坡上,就是果园。村落则在木屋的西南方向,距此处只两里地。

初秋时还是一片翠绿景象,蓝天无云,彦绍在小狗醒后喂了些吃食,不算好的饭菜,小狗也吃得干净。

将小狗放在屋内,彦绍往村中走去。韩不宁住的地方在村西头,而今天他却是回一趟处于村北的老屋取些旧东西。

彦绍从村口一路走来,村里的屋子多数是沿着村道两侧而建,南抵柳沟河,北至伏龙山脚,大抵上是一个狭长的带鱼形状。

到大杨树下,有一块平整的坝子,这是村中议事的地点,此时正有些小孩在场中嬉戏。

“牛大头,牛大头,下雨真不愁。别人家有伞,你偏有大头。”

彦绍定睛望去,却见着几个五六岁的小孩围着里面的一个傻子唱歌。

那傻子一身灰不拉几,鞋子也出了几个破洞,大脚趾更是探出鞋外。虽然被孩子们围着吵闹,这人也一点不恼,还满不在意的用手挠头。

彦绍走了过去,并未在意几个小娃娃,瞅着牛大头那全是泥土的脸。

牛大头其实并不是说他头有多大,而是他经常习惯性的拍头,发出“哒哒声”,再加上智力方面有些缺陷,而得此名字。

“诶,绍…绍子。”牛大头见彦绍后一脸憨笑的对着他道。

彦绍和牛大头相熟,以前也经常跟着他玩,因为他总是笨笨的,脾气又好,做游戏不管怎么吃亏,其也不恼。但自去果园之后就很少见他,这大头只在村内游玩,并不去外面。

绍子是彦绍小名,相熟的玩伴都这样叫他。

“大头,你跟我来。”

彦绍牵上大头的手对他说道。

两人一路走到老屋门前。这是已经去世的父亲留下的唯一遗产。

因为彦绍父亲是从外地迁入的,所以并没有置备田地,就是这老屋,也是日久失休,越发的破落了。

彦绍打开大门,从里面取出了以前父亲穿过的衣物与鞋子递给了大头。

虽然父亲去世,但他的衣物彦绍并没有丢弃,而是妥善保存在屋内。

今天见大头如此模样,而时节渐入深秋,所以就给他穿上,免得受冻着凉。

大头抱着彦绍给的衣物,呆呆的对他道:“谢…谢绍子。”

“没事。”

彦绍随口一回,大头却猛地拉着他的手往巷内走去。

两人来到大头家屋外,彦绍看着他蹲在地上,用手在泥土中掏出一块长方状的东西。

……

李三是白岭峰的一名山贼,昨日得老大的口信,前去伏龙村探明情况。但回来之后,却发现自己上一次劫掠袁地主家,偷摸着扣装在怀中的金牌不见了踪影。

本来是想趁着出寨淘换银钱的,谁知从伏龙村走后,牌子却寻不到了。

“三儿,大哥寻你问话。”

一人在李三屋外喊道。

“嗯,这就来,就来。”

李三将衣物整理了一下,跟着出了门。

他来到议堂,却见一身着豹皮大衣,左脸一条刀疤从眼角直至下颌的中年大汉,正跨腿安坐于堂中。

“大哥。”

李三在堂下拜道。

“嗯,昨日寻你去往伏龙村。情况如何啊。”

唐大疤子将手放置腿上,盯着李三问道。

“大哥,依据昨日探明情况,伏龙村不过是一处平常山村,正适合打篓子。”

“有无异常?

“并无。”

“嗯,如此便好,你且下去吧。”

李三自俯首下拜而去。

这时,唐大疤子面朝左侧的一名手执羽扇,留有山羊胡的清瘦之人说道:“兄弟们自越县青崇山辗转此地,幸得先生指点,不然怕是逃不脱那姚括之手了。”

那羽扇人只微微一笑,却也未搭话,凭他再言。

“那疯狗姚括,一路穷追不舍,却是让我丢失了多少家当,哼!”

唐大疤子摸了摸脸上伤痕,而后手捏拳状,敲在桌上,震得碗中茶水翻腾四溅。

这股山贼是从邻府越县而来,唐大疤子口中的姚括乃是一府守备。

自从上次劫掠袁地主家,在其家中搜出几千两白银和两百担粮食及各色布匹拖回山中后,还未来得及将其转手就遭受到官兵清剿。

在羽扇书生的建议下,算是及时舍弃了老巢和满库物资,丢下几十兄弟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