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郡城城门,立即纵马飞驰。
楚歌前世在牧场曾骑过几次马,此刻内力在身,力量、速度、控制力大升,翻身上马也不怯场,紧随岳子强身后。
不过半日功夫,众人已赶出一百余里。在岔路口一座驿站停下,吃饭、喂马、休息。
说是驿站,其实不过是一座竹木搭建的草棚。草棚内外摆放着七八张方桌,草棚旁土石搭成一个简易的灶台,支着两口大锅,一个锅烧水煮面,一个锅蒸着白面馒头。只有一个包着头巾的伙计在不停的忙活。
楚歌等人走进驿站的时候,四张桌子上已经有人。
最外面一桌,坐着一个白衣方巾身书生打扮的年轻男子。和其他人桌上只是馒头或面条不同,那男子桌子上还有一份荷叶包裹着的卤肉和一个精致的银质酒壶。应该是自己带的,肉香、酒香隐约可闻。手边一柄长约四尺的细剑,剑柄镶着一颗黄豆大小的红色宝石,极为显目。
里面一桌坐着三人,一个员外打扮年约五旬的富态男子,两个短衫带刀护卫。
隔壁是两个粗布衣衫的中年夫妻,像是附近进城赶集的农户。
最里面一桌则是一个须发灰白的老翁,身旁放着一个竹编的药篓,里面装着半篓不知名的草药和一把磨出包浆的小巧药锄。
楚歌一行人多,又都骑着马,下马、拴马动静甚大。
棚子下的几桌客人都不由得望了过来。
见来人都带着兵器,其中几人面相凶狠,又都转过头去,不敢多看。
唯有那坐在最外面一桌书生打扮的年轻男子,恍若未觉,自顾自的饮酒。
岳子强一下马就大声吩咐伙计:“来三十个馒头,再煮八碗阳春面。”
“好嘞。”伙计应诺。拿起几个茶碗、提着一个铁壶走近,被秦公子送的那六个手下中的一人接过,等岳子强、楚歌捡空桌子坐定,自行为自家新老大倒茶。
茶未晾冷,外面忽然又传来一阵马蹄声,只听一个粗豪的声音大喝:“玉蝴蝶,哪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