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同济大学分出了一部分成立了上海财经学院,医学分出去成立了同济医科大后与华中理工合并等;最早的浙江大学建国后院系调整时分出一部分专业给了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把工科留下成立了浙江大学,还有一部分理科专业成立了杭州大学,医科分出去成立了浙江医科大学,农业专业分出去成立了浙江农业大学;交通大学更是衍生出了五所交通大学,包括最著名的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还有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还有台湾的交通大学等;中山大学跟浙江大学比较类似,院系调整时期衍生出了华南工大,华南农大,华南医大及华南师大等学校。
当然这类的事情很多,在院系调整的时候真的是进行了各种的合并同类项活动。
所以当我研究这些大学的时候,觉得真的跟看一部部历史故事一样一样的,挺好玩的。
但研究这些大学的时候,我也要考虑到真正报考大学的时候,应该怎样分配自己的仅有的几个名额,那些大学是在同类中值得报考的,那些大学虽然很厉害,但目前大家并不了解的,当然,中国的大学非常的多,一个个的研究也是要时间的,但是先把所有的大学的简介草草的看一遍然后再挑出有重点研究意义的大学慢慢研究,反正还有三年的时间呢。
还有一点就是要看自己的个性了,自己喜欢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去生活,毕竟上大学要在一个地方待四年,如果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那不是更开心吗。所以我另一个任务就是研究各个大学所在的城市,这个事情并不难,书店有专门的城市地图册出售,到时候需要的话,让父母去购买一本回来就行。
说做就做,周末的时候我就去新华书店买地图,书店有一个全国主要城市地图,里面有全国所有的省会及地级市的市区地图,于是付钱买回家,每天有空了就看一下各个城市的分布,尤其是每个大学所在的位置。
通过看地图也觉得非常的有意思,很多的大学都是在所在城市风景最好的地方,举个简单例子,号称全国最漂亮的几所大学,基本都在最著名的景区边上,尤其是武汉这个城市就很好玩,湖边围了一圈的大学,尤其是武汉大学,华中理工,中国地质大学等,在这里读书,应该就跟每天逛景区一样吧;厦门大学也差不多,就在海边,估计很多内陆来的学生天天生活在海边,一定感到非常的幸福;清华和北大靠近圆明园,而且这两所学校本身就有很久的历史,学校里有很多的古建筑,在里面读书应该能感受到很多的历史的气息吧;杭州的几所大学也非常有意思,比如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全部在西湖边上,浙江大学还有一个分校在钱塘江边,靠近六和塔,这些地方全部属于景区,如果在这里读书,幸福感一定是爆棚的,更何况杭州的美食也是全国闻名的,又有美景又有美食,人生还有什么追求呢。
看着这些地图,我就在幻想,如果我在这些大学读书,应该怎样生活,如果我在杭州读书,我每天都会去西湖边的山上看西湖美景,没准还会碰到白素贞呢!我会骑车去灵隐寺玩,去钱塘江看大潮;如果我在南京读书,我会去夫子庙吃美食,去雨花台捡石头;如果在厦门读书,我回去海边捡捡贝壳,对着大海喊两声;如果到了北京,不管多远,我也要骑自行车去天安门看看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看看***,看看故宫,还要去看看长城;如果去了湖南读书,在长沙去逛岳麓山,还要去看看***的故居。
想到未来美好的生活,我不禁拿起了书本,又开始学习了起来,学习成绩才是硬实力啊,我要是有陈飞那两下子,中国哪里去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