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全校数学竞赛二  学渣逆袭上名校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困难困住、崩溃、沉沦。

只不过初中的我,年级还小,还看不透。

数学课上,自然少不了王老师的一顿点评,付丽和鑫鑫得到了老师的强烈赞扬,为班里争得了荣誉。

有夸奖自然也有批评,这次我跟浩然的成绩都不好,王老师当然不高兴,但主要怒火都在浩然身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指着浩然一顿痛骂,浩然脸上刷白,坐着跟他妈怼了起来,看到浩然这油盐不进的嘴脸,王老师更是火不打一处来,走到浩然座位边上,揪着他的耳朵让他到前面站着去。

看到这动静,我内心有一万只羊驼飞奔而去,只希望老师不要再看我一眼,于是把头扎在自己的臂弯里。鑫鑫可能是比较了解浩然的家庭,也把头扎在臂弯里跟我说:浩然其实平时就是这样对王老师的,所以经常挨揍!看着鑫鑫一脸幸灾乐祸的样子,我心里想:他挨揍,你看来很幸灾乐祸啊。

课后,我去请教付丽,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付丽笑的眼睛都咪了起来:真没有什么可分享的,我在家的时候,我妈让我做完作业才可以吃饭,而且只要做错一个题,就得把那道题做两遍才能去吃饭,所以我就养成了做题的时候精力超级集中,做题又快又准的习惯。

付丽的父亲也在政府工作,只不过级别没有鑫鑫的父亲高,母亲是老师,所以家里对教育非常重视,初一初二的时候基本上在班里霸占着第二名的位置,后来初二开始上物理课,她的成绩逐渐超过鑫鑫,到初三开始上化学课后,第一名更是没有旁落过,所以她是非常擅长理科的学科。不只是在班里霸占第一名的位置,在年级里,她跟那位高高瘦瘦的女生开始超过王静,成为了全年级的领跑者。看来鑫鑫和王静都是更擅长文科领域,当然后来到高中后,鑫鑫和王静在文理分班时确实都选择了文科班。

为什么我要写这个呢,而且要大写特写,因为我觉得作为父母和学生自己,有两点非常重要,一点是要了解自己,在中国上学,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有排名,一定要了解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要首先知己,把自己的方方面面分析的非常透彻后才能做出重大的决策。而后期我会写到很多的人生悲剧都是胡乱攀热点,不了解孩子的本性,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一个个本应该成为国家栋梁的孩子们最终归于平庸。

第二点是一定要养成学习激励或惩戒的氛围,进而让孩子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我觉得付丽的父母就做的很好。付丽最终的学习非常厉害,我跟她后来差距越来越大,原因很多,下一章我会重点讲一个。

虽然这次数学竞赛没有考好,但付丽后面跟我说:其实班里的人,没几个我看的上的,你算一个。这算是激励我吗!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