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章 正德的考虑  大明杀猪匠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的粮饷问题却急剧突起。大明的老板弘治,都被员工牵着鼻子走。

同时京师附近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军马供应的农民,迅速破产,长城边军的军马缺口问题,犹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此积弊经年累月,里面牵涉的范围之广,眼前所有的人,几乎都脱不了干系,犹如巨大的火药桶,一点就着。

谁敢切入钱粮军马的问题,不死也得被扒层皮。

然而正德比崇祯清醒,这恰恰是大明的命脉。

但兵部侍郎一句话也不敢说,被正德瞅的浑身直哆嗦。

眼看他额头汗都抖出来了,一个御史终于迈了出来:“陛下,山东悍妇范胡氏女,操刀威胁钦点学道,恐吓布政使,按察使,济南知府,如果不将其斩首示众,大明国威何在?三纲五常,伦理何……”

“照你这么说来,先皇也乱了纲常?”正德面无表情,浑身却明显有些抖动,显然是压着怒火。

那个御史浑身一震,手里的玉笏差点脱落。

娘的,都是些狗屁倒灶的玩意!

“一树梨花压海棠,众爱卿都是雅兴之人,是不是觉得颇有诗意啊?”

正德的眼神在大殿中挑挑拣拣,最终扫向了李东阳。

被看中的这帮大臣,全是白胡子,无一例外。

大殿之中,身子骨发抖的声音,清晰可闻。

弘治一夫一妻制,群臣纳个妾,跟做贼似的,其实心里早憋坏了。

李东阳觉得自己没这么想,但却被瞅的直发毛。

焦芳斜睨了他一眼,心里笑翻了天。

“都不说话了?”

正德眼神扫了一圈,群臣个个就像霜打的茄子。

寂静。

落针可闻。

良久。

“都挺好!”

正德似笑非笑地甩了一句,起身而去。

指望这帮人,屁事也干不成,被他们牵着鼻子走,父皇当年是怎么搞的?

朱厚燳心里嘟囔了一声,直奔司礼监。

乾清宫里的事情,心腹滔滔不绝。

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传来,刘瑾一摆手,心腹急忙退去。

一番礼毕,刘瑾抱了一大摞奏疏:“陛下,这都是弹劾范进的,群臣请斩胡梅,夷胡家三族,以振夫纲,维护伦……”

“什么以振夫纲,都想找个理由光明正大地纳妾吧?”

“陛下英明。”

刘瑾,马永成和谷大用,皆忍不住笑了。

正德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上,盯着桌子上的一大摞奏疏,心里暗骂:狗娘养的范进,你还挺能给朕惹事的!

范进是钦点,把他给办了,无疑是打自己的脸。

朝臣和地方一旦同一条心,正德还真是难办。

而胡梅闹了这一出,正好使范进和朝中这帮人脱开了干系,其实正德心里挺高兴的。

他顿时对胡梅产生了好奇。

刘瑾于是把从周明镜那里听来了,全说了出来。

“我说妇道人家怎么可能想出这么野路子!”正德满脸好奇,“传朕旨意,那个二衷子,朕要见他。”

马永成和谷大用转身飞奔。

“且慢。”

刘瑾摆手制止,接着叉手,“陛下,眼下山东之事,成为朝廷关键节点,这个时候引见二衷子,群臣必然更为哗然。”

士大夫虽然不堪大用,然而大明的日常运转,还得靠他们。

一群废物!

你们以为,朕如当年的父皇那么好糊弄?

你们不是要朕表态吗,朕今日就给你们表个态!

正德心里嘟囔了好大一阵子,慢慢坐直了身子,一手扯住了袖子,一手提起了御笔。

刘瑾急忙铺开了一张绣龙黄绢。

正德一笔一划,工工整整。

李瑾、马永成和谷大用,看了圣旨的内容,俱皆一脸吃惊。

正德盖了玉玺,将圣旨递给马永成:“京师到山东驿速,需要几日?”

眼下北京朝堂极度不稳,南京朝堂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作为两京的节点,正德绝对不希望山东再有什么乱子了。

这道圣旨,就是他的态度,给朝廷的态度,也是给天下人的态度。

马永成迅速反应过来,扑通一声拜服:“臣遣东厂得力特使,昼夜兼程。”

恰在此时,神机营提督张永跑了过来:“陛下,这是太后的意思。”

他两手一托,将用绣凤黄绢包着的三百两银子,递了上来。

“母后还真是有心!”正德无奈一笑,将圣旨和三百两银子,一并放在马永成手里,接着对刘瑾道,“这里以后就交给你了。”

马永成愣愣地望着正德背影,接着瞅了瞅三百两银子,莫名其妙。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