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情况  明末试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远山见儿子听自己说完后发呆不已,现在又摇头晃脑,不由急声叫道:“儿子,“一声惊醒林锋,他回转神来,问道:”爹,我们住在哪里?“

周远山瞅了瞅房间,心中知道肯定不是这个意思,可能是问哪里人吧,略一沉吟即道:”我们在河南府陕州大山中铁炉沟居住,铁炉沟分为前沟、后沟、东沟、西沟,我们在后沟居住。离陕州城较远,离永宁县城比较近,几十里山路就到了。“

林锋轻轻点头道:”爹我知道了,别的没问题了,喝完汤,你老赶紧休息吧!“周远山觉得儿子有些变化,对人很客气,说话文气了许多,他有些不习惯,但这——终究是好事。

父子二人喝完汤后,浑身暖洋洋的,困意袭来,周远山给儿子盖好被子,才放心回屋去休息。

山中寒意甚浓,林锋强迫自己不要多想,先养好身体再说,终于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天一亮,杨金花便起来为儿子熬汤粥、和自己舍不得吃一口的白面馍。林锋也希望身体尽快恢复,也不矫情,大口喝着鸡汤,大口吃着平时难得一见的白馍。

时间一晃,七天已过去了,林锋也是周大虎已恢复了身体,逐渐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来到一处山顶之上,望着眼前莽莽群山,蜿蜒起伏如一条巨龙即将腾飞,耳边山风呼啸,浓浓寒意穿过身体。林锋仰天长啸:”从今日起,我是——周大虎。“心中默默说了一声,林锋,再见!

周大虎尽情的在山中奔跑,感受着身体强大的力量,双拳紧握,目视远方,心中问自己,路在何方?

中午,回到家里,父子二人边吃边谈。

”爹,今年收成怎么样?“周大虎边吃边问。

周远山已经习惯了儿子的健忘,坦然而道:”收成不行,不是小旱,就是中旱,不是中旱,就是大旱,咱老百姓快要喘不过气来了,今年收的粮食除去赋税杂役钱,只够家里吃半年,另一半口粮要去山上挖野菜混着吃才行。“

”你爷爷奶奶去世得早,咱家人口少,只有我、你娘、和你三人,否则这生活更难熬。”

周大虎点了点头,又问道:“爹,我们还有没有出路,比如出山做工。“

周远山摇摇头道:”我们山民出山做工,经常受人白眼,在外面无法立足,现如今外面风声很紧,害怕西边的流寇从黄河北边渡河过来河南,没有什么工可做。“

”我们过去的出路只有从军、开矿作矿工,朝廷不让开私矿,现在都是黑矿,黑得很。剩下的就是在家种坡田、采药、打猎、挖野菜补贴生活。当兵是刀尖上讨生活,你爷爷就是出外从军战死了,只让同乡带回来一套你爷爷使用的弓箭,这还是沾了山民的光,否则民间是禁止拥有军中制式强兵的。“”

“当矿工也很危险,矿工活重钱少,经常结帮结派,喝酒赌博,互相械斗,常常死人。且矿洞也常常塌方死人,又黑又血腥,这就是我们的宿命。咱们山民难啊!”

说完,父子二人皆沉默不语,周大虎打破沉闷:“爹,我现在所用的弓箭是不是……?“周远山打断儿子的话头,摇摇头道:”不是,你爷爷力气甚大,用的乃是强力弓,你用的只是一般的猎弓,劲道和射程相差甚远。“

周远山见儿子狐疑的眼神,便道:”我知道你是想说,咱家怎么有钱置办两张弓与箭簇?是不是?“

周大虎点点头,周远山接着道:”说来话长,猎弓为祖传而来,强弓为你爷爷杀敌所获,并非自带而去,我那时还小,知之甚少,都是大了以后道听途说。“

”爹,山中有多少人会用弓箭,并弓箭娴熟?“周大虎问道。

周远山虽已习惯了儿子的健忘,但仍略有不安,随即回道:”三成吧!都是生活所逼,靠山吃山,除了野菜,药草、野果、木头,最值钱的就是山中的飞禽走兽,那是少有的肉食,珍贵的毛皮,谁不眼馋,都想分得一些羹,不得不勤练啊!“

周大虎点点头,有了些明悟,生活的压力,生存的压力造就了无比的动力,推着这些山民弓箭娴熟。那辽东建虏不也是如此吗?

一张巨大的强弓展现在周大虎眼前,比周大虎现在用的猎弓大了三四成,周大虎近一米八的大个子,强弓几乎到了胸口前这么长。周大虎拿起强弓,脑中回想着以前的那个周大虎射箭的要领,抽出一支翎箭,用力拉开强弓,弦满搭箭而出,”嗖“的一声,七十步之外的靶子空空如也。

周远山心中哀嚎一声,昔日百发百中神箭手的娃没了,然后叹了口气,自语道:”保住命就好,保住命就好。“

周大虎首箭失了手,摸摸鼻子,听到了父亲的叹息声,心中却不服气,”知道吗,我现在不是以前的神箭手周大虎,只是记忆了一些周大虎重要的记忆和继承了他的身体。“

周大虎望着前面的靶子,沉思了一会,心中暗暗提醒自己,现在天下大乱,流寇、建虏、鞑子四起,虽已有了火器出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