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卡片飞出去,世界上就多了一个拥有钢琴的年轻人。
在浑身上下都充斥着魔力的林永田影响下,根本无需工作人员“领掌”,现场观众自发山呼海啸,成了人形的“跌宕起伏”。
他们挥舞着义乌小商品质感的金箔纸拉花,振臂欢呼,他们的屁股,都要跟座位闹分手,哧溜儿跃起,吧唧又坐下。
80、90年代的下海潮也没多久,大家还都是偷偷摸摸挣钱,谈钱是可耻的。
但你看《幸运52》,收礼物多开心啊。
每个奖品亮相,台下都是一阵欢呼。
幸运观众和选手得了奖后的喜悦,毫不遮掩,爱钱,爱走运,没感觉有啥好害臊的。
闯关的方式也很简单。
抢答二选一的问题,类似你画我猜的根据描述猜词组,听歌抢答歌名……
比如,不要思考,快速回答,大熊猫的耳朵是黑的还是白的?
答对一个得一个商标。
几轮下来,商标最多的,就能冲刺最后大奖。
还有猜价格,猜的最接近的,就把商品带走。
每场,也会抽一位幸运观众上场,答对一道问题就能翻商标的牌子。
曾经因为爱“出风头”和“抢戏”而被孤立的主持人林永田,可能也是因为挖掘人陈幸运教得好和自身机智、热情性格的原因,对节目的核心要素,也理解得十分地好。
他完全扔掉了这个年代节目主持人的端着风格,没有拿腔拿调、掉书袋装逼的欲望,也完全理解了什么叫做“娱乐至死”。
在录制过程中,他时而拿夫妻生活插科打诨,时而怼选手不留情面。
他挑动群众斗群众,红黄蓝三色衣服,相互间打压起哄支持异色服装的选手,用完的题卡,“啪啪”地就往外飞,砸谁是谁,受伤的有,索赔就发你一个签名。
林永田的种种行为,在这个年代的主持人中,是严重的离经叛道的,但时代变了,未来的消费时代,人们想看的就是这样的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