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巍巍青山(求订阅)  其实我是个炼丹师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是还有个院子嘛!”

男人竖起领口,窝着风点了烟道:“我打算把它卖了!”

“卖了?”

刘叔闻言一愣。

他昨晚还听夫人说,昨天杨青回来后,曾站在院门口看了很久。

“对啊,留着也没用。还不如卖个几千块,给我亲爱的买个首饰!”男人抱着身边的女人,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女人强颜欢笑,挤出了一丝尴尬不失礼貌笑容。

“倒也是!”

刘叔闻言,点点头,轻叹一声道:“是啊,反正也没人住了!”

不远处,杨青耳朵微动。

最后,他摇头笑笑,启动了汽车。一脚油门,扬长而去。

晨风中,杨青开着车,直奔村北的大河。

碾过冰碴子的河流,走上满是枯木林荫的乡野土路。

一路颠簸,一路狂奔。

开车走过本地人说的三联桥后,地势开始逐渐变陡。

幸亏车子给力。

一路爬坡也不显吃力。

半个小时后,杨青进入了大青山脚下的牛头村。

牛头村顾名思义,因为地形像个倒三角。而上面两个尖角,正好有两条沟壑深入大山,看上去就像是个长着牛角的牛头一样。

牛头村背靠大青山,已经处于山坡上了。所以,村子的地势落差极大,住在上面的人家,站在房子上看下面的人家,就像是站在十几层楼往下看一样。穿村而过的路,几乎已经是四十五度的倾斜角,一般的车子很难上来。

牛头村很穷。

家家户户的房子,基本上和杨青的那个破败不堪的家一样。院子围墙是石头随便堆砌而成,松松垮快的,似乎一推就倒。有的人家院子里,还种着杏树。不过因为此时是冬季,所以杏树只剩下了干枝和枯叶。

一路穿村而过。

到了最上方后,地势变得平缓了很多。

漫山遍野的杏树一直绵延到山脚。山脚下是纵横万里黄土夯制的古长城。十几米高的长城,古老而沧桑。有的烽火台上,甚至长满了枯黄的野草。

这里已经是大青山脚下,在往里走就是群山沟壑,没有路了。车子在一座烽火台边停下后,二人下了车。

“这里的人们,都叫它边墙!”

丁璇仰起头,看着这座上面长满了干枯野草的烽火台,看着上面可以走马车的古老长城,轻声说道:“听说这些长城,秦朝时候就有了!”。

几个月前,她随二姨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她就喜欢上了这里苍凉古老的长城,喜欢上了这座沉默肃穆的大山。

杨青走到长城拐角的地方,窝着风点了一支烟。

随后,他叼着烟,看着这座绵延千里,最终和明长城融为一体的古老秦长城。没有什么词汇能形容,这座古老的,苍凉,浑厚的古老长城。

几千年来,它静默的肃立在此地,肃立在这青山脚下。千百年轮转,它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见证着每一次的尸山血海,见证着每一次攻防失守。

站在长城脚下,看着墙体深处几乎要氧化完的箭簇,不由的就会联想起,千百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恶战,弓箭,长毛,刀尖,血肉的拼杀,意志的对抗,民族的存亡。

一旁,丁璇看着杨青。

看着他叼着烟,一脸肃穆的站在这古老的长城脚下,注视着这万里长城。

他是那么的沉稳有度,他的目光是那么的平静深远。

就在这时,沉默了许久的杨青,终于发出轻轻一叹道:“卧槽,好高啊!”

丁璇:“”

刚刚是错觉,对不对,一定是错觉。

游览过古老的长城,见识过了杏花飘香的牛头村。

随后,杨青将车子收进戒指里,二人有说有笑的朝着大山深处走去。

其实,本来是可以直接带着丁璇御剑飞行的。不过,考虑到这是要去丁璇的师门,若是这么御剑飞行直接飞进入,是不是显得不礼貌。

就像是初次去人家上门做客,就直接骑着摩托车进了人家屋子里一样。太失礼了,太没礼貌了。

不过,步行走也不错。

一路走,杨青还能听丁璇说一说这里的大山,这山里的人,那山里的狗。

虽然这里是大青山,但山里的人,却习惯叫这座山为四子山。得此名称据说是因为北宋时期,辽兵南下。辽国的一个四皇子战死在此,辽国皇帝为了祭奠它。在山里修建了一座寺庙,称为四子庙。

而且,那寺庙如今还完好无损,

“每年五月十八,这里都会赶庙会。到时候,有成千上万的人,从外地而来,汇聚到牛头村,然后进山去四子庙拜佛烧香!”丁璇一边走着,一边说着。走了一会儿,丁璇轻轻喘息着,指着前方一座大山道:“喏,那里就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