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  盛茗华月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喝茶休息,董堂主想起王燕梅今天回南宁,按时间推算,这个时候她也应该到南宁了,于是发个信息过去问一下。

此时的王燕梅正带着七岁的儿子,拖着行李箱才下动车不久,在赶往地铁站的通道上,并没有注意到有手机信息。

王燕梅下到地铁站,站内人流很少,相比平常空荡了好多,自助售票都不用排队,不到一分钟即可买好。王燕梅取了电子乘车票,经过测量体温,进行扫码后,才能过安检进去乘车。整个进站过程很顺畅,地铁的车次跟往常一样,只需等待几分钟即有车乘了。

王燕梅赶紧带着儿子上车,找了个靠门的位置坐下。她往两头观望了一下车厢内的情况,乘坐地铁的人并不多,很空旷,每个人都戴着口罩,大部分人都在淡定地玩着手机。王燕梅这才想起拿出手机来瞧一眼,才看到董堂主发给她的信息。王燕梅给董堂主回了条信息,告诉董堂主她刚回到南宁在地铁上,晚点有时间再联系。

董堂主收到王燕梅发过来的信息,知道她平安抵达南宁终于可以松口气,明天三个合伙人就可以聚在一起讨论茶馆接下来的工作了。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华月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未来的道路该如何走,确实应该好好的坐下来认真地聊一聊。

从签订店铺租赁协议那天起,董堂主跟随着茶馆一起成长,经历过起起落落,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活到现在,还活得有点模样,已实属不易。创业难,守业更难,我们害怕的不是失去,而是曾经拥有。

3月5日,惊蛰,董堂主返城的第三天。在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惊蛰也是第三个节气,它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被人们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惊蛰惊蛰,说的就是春雷惊百虫的意思,恰好这天南宁也打起雷下起雨来。

董堂主八点钟起床洗漱,简单地吃了两个面包当早餐,收拾一下,提把雨伞便下楼去。

雨噼里啪啦的下得蛮大,董堂主抬头望望天空,灰暗暗的,只见雨水连绵不断地落,打在雨伞上仿佛泰山压顶般,有一股力量向下沉。好在车停的位置不远,否则鞋子估计要湿透了。从小区开车去茶馆,虽然下着雨,却比平时快一些,因为一路过来车辆少,没堵车现象。

到茶馆的时候,雨稍微小了一点,看着紧闭的大门,董堂主知道他是第一个先达的,李华和王燕梅都还没来。

董堂主站在门口前,把雨伞一收,往外抖甩伞上的雨水后,从挎包里取出钥匙,开门进去。因为雨伞湿湿的,董堂主只能把它挂在服务前台一旁的挂钩上,这里是专门用来挂雨伞雨衣的地方,下面有专门的接水排水的容器,方便顾客雨天进出。

放好雨伞,董堂主刚进大厅打开灯,李华随后便到了。

“堂主,过来接一下东西。”李华站在门口朝董堂主喊道。

董堂主听到李华在叫他,马上转身走过去,从李华手上接过一个密封好的纸箱。

李华边收伞边说道:“这是你之前让我帮忙订购的消毒液、口罩、紫外线消毒灯及其它东西。”

“好的。辛苦了!”

董堂主捧着箱子回到大厅里,将它放在茶桌上,李华挂好雨伞也跟着进来了。两人一起将纸箱打开,把里面的东西取出。

就在两人清点纸箱里的物品时,王艳梅带着她小孩也赶到了,见董堂主和李华在忙,就问:“你们两个过来很久了?”

董堂主摇摇头:“没有呢,我们也是刚到一会。”

王燕梅拍拍小孩的后背:“快叫叔叔好。”

小孩连忙向董堂主和李华问好:“董叔叔好!李叔叔好!”

“彬仔乖!”

“彬仔也好!“

董堂主停住手上的活,拿出钱包,从里面取了一张百元大钞递给小孩:“这是叔叔补发给你的新年压岁钱,拿着!”

彬仔没有立即拿钱,而是先看了看王燕梅。王燕梅明白儿子的意思:“董叔叔给你的,你就拿着吧。”

彬仔开心地拿了董堂主给他的压岁钱:“谢谢叔叔!”

李华这时也递给彬仔一张百元钞:“祝彬仔健康成长、学习进步!”

“谢谢李叔叔!”

“彬彬,你先自己去玩会吧。”王艳梅跟彬仔说道,“我和叔叔他们还有事忙。”

彬仔听到王燕梅的话,乖乖地去一边玩了。

董堂主清点完纸箱里的物品,感叹道:“想不到这点东西花了三千多块钱哪!”

“这几天还算好了,早些时候更加贵,还不一定买得到先。”李华道。

“是啊,我在老家都还买不到先。”王艳梅感慨道,“来南宁的口罩都是托关系弄的。”

“要不怎么说,疫情是一面照妖镜呢。”董堂主无奈地说,“制作口罩的主要原料熔喷布价格都涨了十几倍。”

王燕梅也有同感:“总有一些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