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秦岭山中(一)  理剑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白云观在终南山腹地。

沿石阶山道,蜿蜒曲折,盘旋而上,直达山门。

山门两侧,有两个楼观台,即钟鼓二楼。进到观里面,就是太白殿,四圣殿。最里面就是三清殿。

杨峥一行人,终于来到了这里。白云观名声在外,来往的香客常年络绎不绝。随着香客们,参拜了三清一下。然后,他们走进了后院。

“各位居士,有什么需要帮助吗?”一个小道友问道。

“道兄,请问一下,秦玉住在哪里?”陈子辉说道。

小道士摸了摸脑袋,想了好久,说道:“没有这个人吧?”

“你年纪还小,可能不知道他是谁吧。请带我们去见一下监院师父。”

走过一个回廊,到了一个小院,小道士走到一间房子门前。

“师父,有人想见您。”

“请进!”里面人答道。

里面陈设很简单。

一张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几个蒲团。

“道长,我们想打听一下一个人。”罗家英说道。

“居士说笑了。山野之地,我想没有你要找的人。”监院说道。

“白云观道长秦玉。我想,有这个人吧。”

“以前,可能有过。现在,没有了。”

“他不在这里?哪里去了?”罗家英急急的问道。

“那就不知道了。”

“什么时候走的?”

“二十多年前吧。应该是的。”

“怎么能找到他?”罗家英问道。

“你们和他什么关系?为什么找他。”

“朋友。生死相依的朋友。因为四十年前的事情。”罗家英说道。

“你们能不能见到他,我不知道。我能告诉你们的,就是,他还在终南山。八百里秦岭,他具体在哪里,我也不清楚。”

“他在白云观的时候,住在哪里,我能看一下吗?”罗家英问道。

“出了白云观,在后山那边,有几间草房。”

“谢谢道长。”

“无量寿佛!”

后山,是圭峰山。

凌云,紫阁,罗汉等山峰相连,远远的看着,形如圭玉。

进到山里,远远的瀑布的声音。走到近前,一挂瀑布,急流飞溅,沿着飞檐峭壁,直下深潭。这就是圭峰山的高冠瀑布。唐朝大诗人岑参见此瀑布,曾写诗:

岸口悬飞瀑,

半空白皑皑。

喷壁四时雨,

傍村终日雷。

杨峥他们见了,一样叹为惊奇。但是,他们不是来观光旅游的。过了瀑布,来到一个小的山顶。几间茅草屋就在眼前了。

门是关着的。

没有锁。

推开门。

空荡荡的屋子里,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好像都是几十年前的样子。房梁上,窗户上,结满了蜘蛛网。

怪不得监院说二十多年没有见过他。

但是,他又说,秦玉还在山中。又凭的是什么呢?

他们再四处找找。还是什么线索都没有。

“稍微整理一下,我们就在这里住下。找个三五天再说。”罗家英说道。

屋里的锅碗瓢盆都有。

在山里,飞禽走兽到处都是。秋冬季节,没有野菜,但是,松子还是有的。

第二天早上起来,他们继续在山里寻找。

第三天,

第四天,

仍然没有结果。

他们准备放弃了。

夜里,屋外响起了一个声音。不是野兽的脚步声,也不是山风吹来的树林的刷刷声。

这是一种轻微的,推动门窗的声音。

杨峥坐了起来,循着窗户的缝隙向外看。

几个房间的门前都没有人。推门声从哪里来的?

月光照下来,透过稀稀疏疏的树枝条,门外的情景,可以清楚的看到。

对着大门的那棵太白落叶松树,在慢慢的长大。

树干在一点一点的长大,长的样子,你能看得见。

这是做梦吗?

还是遇到鬼了。

杨峥惊奇的看着。

树干没有再变大,推门的声音停止了。另一种声音响了起来。窸窸窣窣的,响了一阵子。然后,关门的声音,响了起来。树干开始慢慢的,慢慢的变小了。过了一会儿,声音停止了,树干恢复了以前的样子。

过了很久,什么声音也没有了。一直到天亮。

杨峥和罗家英他们说了夜里的怪事。他们一起来到夜里长大的树旁边。

这颗松树和秦岭山中的其他太白落叶松一模一样。怎么也看不出来一点奇怪的东西。

树的纹理,好像没有丝毫的改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