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4章:稳定三辅  三国毒士子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恢复机会,没有遭受后来数年的部军阀的祸乱,关中的根基其实还在。

所以贾穆对于稳定三辅这件事是抱着很大决心的。

一面向着凉州继续示弱,一年积极的绑架杨修不断的巡视三辅各地的,打着关西第一世家的名号,所有的三辅百姓都知道寇将军的背后有杨家的支持。

而这样广泛的宣传,也不迫使着杨家不得不持续的对贾穆进行投入,包括充足的人才资源和粮草资源。为了维护杨家的名声,杨修每次看到贾穆几乎都是恨得牙痒痒。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贾穆这样的泼皮无赖在装作盗匪洗劫那些不听话的三辅豪族后,竟转过头来就开始绑架他们这些已经就犯了的家族。

不仅是杨家,但凡是那些以前在当地郡县中有些名望的家族,都受到贾穆政权这样良好的对待,增加他们在当地郡县的名望的同时,不断耗他们上的养马。

其中武功的苏氏便是这样的例子,无论如何他们也没有想到,只是向贾穆示了一下好,就被贾穆这样死缠不休的粘着了。

然而你这些有数十甚至上百年积累的家族,为了能够维持那勉强的郡望大族的称呼,只能不断的向贾穆政权进行输出,与此同时他们与贾穆政权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若是有一天贾穆在三辅这块地盘受到外敌袭击的时候,恐怕首先对外敌进行排斥的就是这些被贾穆截取大量资源的关中家族了。

贾穆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散乱一片的三辅大地上,将那些逐渐离心的世家大族和有心背井离乡的三辅百姓,凝聚到了一起。

而且随着贾穆统治时间的越长,这样的凝聚将会越坚固。

毕竟除了贾穆,恐怕再没有其余任何一家军阀势力,会向他们索取这么多了。其实这些三辅豪族又何尝不知,这既是被迫的投资又是一场疯狂的赌博。

只要贾穆今后能够在关中站稳脚跟,那么他们必将会受到数倍与今付出的回报。

甚至从某些精明的世家族长的角度来看,只要这三辅大地能够平安稳定各五六年,他们之前的这些投入就能收回了。

毕竟作为关中的世家豪族,他们的所有利益都是在本地的基础上产生了,离开了关中他们就什么也不是了,所以比上那些一无所有的流民,他们更希望能有个安稳的三辅。

而且作为关西的第一世家,杨家已经带头开始压宝了,这让这些已经有些走投无路的小豪族门阀们自然是趋之若鹜了。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杨家的投入全都是被贾穆给坑了,同样也少不了那个才华盖世却不善经营的杨家公子的“默默相助。”

若换做家主杨彪亲自全盘控的话,相信即便不能避免损失也会及时止住损失。却不会像现在这样,数百年的积攒几乎都要砸在贾穆手上了。

没有办法,毕竟当杨彪知道杨家可能要权力支持贾穆的时候,杨家在整个三辅的声望已经被贾穆宣扬到一种史无前例的高度。

甚至有的人都要为关西孔子,建立生祠以祭奠杨家对于三辅的贡献。

知道事已经发展的这种地步,杨彪也只能长叹一声“坑爹”后,默默的支持起贾穆的工作。

其实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贾穆能够以一个寂寂无名的少年,真的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完场统一三辅的军事行动。

这样的战绩也让杨彪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贾穆此子将来的成就了,能有这样的实力,又能够坐拥关中、西凉、蜀地,复当年高皇帝之势。

重新兴复汉室或许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所以杨彪一咬牙决定赌一把,毕竟他杨家多年与天下各大豪族的联姻就是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可以在关西名流千古的机会。

杨彪作为杨家的家主,多年官场的沉浮,让他有此魄力。

毕竟四世三公的袁氏二子,也只是在袁家多年声望的积累下,才有现在的这点微末成就,若是两项比较起来,贾穆未来可期。

三辅的局势其实天下人都尚且不知道,唯一可能了解也就是,贾诩长子贾穆接手李傕的残兵败将回到西凉去了。

至于他那统一三辅的传言,几乎所有的人都付之一笑。

杨彪也只是因为杨修与贾穆捆绑的太为密切,已经隐隐触及到杨家根本,才会被杨家遣人告知的。

所以贾穆如今还有充足的机会封闭发展稳固三辅。随着贾穆彻底征服三辅后,在华的段煨与桃林塞的郝昭也同样受到了消息。

由于当初贾穆离开桃林塞的时候,特意叮嘱郝昭将那里的险关隘重新修筑一下,并且为其命名为“潼关”!

得知贾穆平定三辅后,段煨震惊的同时也感到无比欣慰。郝昭则是兴奋了很久很久,贾穆统一关中后,便不用再惧怕弘农李暹、李利等人的兵马了。

那郝昭将有机会被贾穆调往关中,施展他的军事才华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