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也太慢了,不知道后面什么时候出啊,都等得快急死了!”
“这三光公子倒是快写啊……”
顾文君走了一路,就听了一路的讨论。
只要看过话本、听过说书,全部都被剧情深深吸引了。看来掌柜的听了她的意见,找了最好的说书人在各大茶馆宣传。
这还没完,还得一话一话发,吊着读者,别让他们一口气看完,一直追着看这才看得急切入心呢。
想着顾文君走到书坊门口,却看到门前已经排起了陇长的队伍,把她吓了一跳。
她知道销量一定不会差,但也想不到会这么夸张。
这才过去多久啊!
书不是刚刚印出来第一批吗?
而且,她刚刚走过来,京字号书斋诺大的店门前,可是空无一人啊。
难不成全都来了这里?
顾文君再细看,发现排队的有男有女,有贫民百姓,还有大家府邸里的丫鬟婢女,书童小厮,女子比男子多出三倍不止。
“怎么回事!我都排了这么久,你却告诉我书卖完了?你知道我是给哪个小姐买书吗!”
“少废话,叫你们掌柜的出来,赶紧把书卖给我们!我们家少爷,你们得罪不起!”
“怎么才三话,后面的呢!三光公子就写了这么多?”
伙计忙得顾不过来,只能拧着脖子大叫:“没了没了,不久之后就会有新的更新,第二批也会加印的,大家稍安勿躁啊!”
“滚!”
这声明却惹来一片激动的骂声。
婢女们纷纷揉了自己手中的帕子向书坊扔过去,小厮们更是摩拳擦掌,撩起袖子就要动粗了,吓得伙计缩头乌龟,连忙躲了回去。
顾文君看到情况不好,连忙过去拉着那伙计一起闪避进书坊,暂时关了门保命。
掌柜躲在书房里不敢露面,看到顾文君,这才向看到救命恩人一样,把她迎了进去。
“三光公子,你说的我都照做了啊,茶馆的说书人、印刷分开一话一话来卖。是你让我印的少,现在读者们抢光了全部发怒,我们怎么办啊!”
“别急,他们越是生气,说明越想要。”
掌柜心疼:“可是这样钱就少了。”
“不用怕的,等后面你再印的多些,他们也会抢着买,生怕没了。”
顾文君胸有成竹。
这其实就是饥饿营销。把一件商品营造出稀缺的假象,暗示顾客一旦错过就没有机会了,以此来实现大量额度的销售。
转眼又过了半月,西厢记继续刊印,在整个京城掀起了一股西厢热潮。
哪家贵族小姐没有看过西厢记,聚会的时候说不上剧情,那可是要被笑话死的。
哪家公子要是连西厢记都没有买到手,那也要被同伴好友嘲笑打趣的。
一时之间,京城都变得洛阳纸贵,上到世家子弟,下到普通人家,全部都被西厢记牵动着心神。
谁不想成为张生?
那个贫弱书生,竟然有勇气冲冠一怒,从叛军乱党手里救出了相国家的千金小姐崔莺莺,后又高中状元,金榜题名,与心上人洞房花烛。
谁又不想成为崔莺莺?
那个名门闺秀,被才貌双全的才子相救,冲破门第之别与张生情定终生,最后圆满嫁给状元郎,十里红妆无比风光。
将两人联系在一起的松萝信物,也一时成了京城的畅销热卖的东西。
二十两一斤的松萝茶,竟然涨到了一金一斤!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人高价要买最好的松萝名品。
到了这个时候,谁还在京字号书斋,谁还记得什么陶然陶公子,全京城上下心心念念的,只有神秘的“三光公子”而已。
“小姐!我抢到最新一话的西厢记了!”
又一家婢女兴高采烈地捧着印着新墨的书回府了。
“我的松萝呢?”
“当然不会忘记的,也买回来了。从江东王家买来的,保证是最好的名品,他们可是皇商呢!”
那小姐这才放心地坐了回去,身姿轻盈,眼眸里柔情似水,正是首辅大人的千金,京城第一闺秀张月娥。
“太好了,我要把松萝叶缝进荷包里。”
她接过西厢记,伸出纤细如葱的白玉手指,在署名上的“三光公子”上来回摸索。
不知想到什么,张月娥的脸颊上起红霞,“顾公子的文笔,真好。”
“小姐,那三光公子也不一定是顾文君啊。”
“你懂什么!”
张月娥没有和婢女说什么,她是这个世界里第一个听到西厢记的读者,当然知道,这一定是顾文君写的书。
何况“三光日月星”不也是顾文君作的吗?
当然是他。
一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