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09章 刘羡封王  三国之召唤帝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两天过去了,皇帝刘宏并没有什么行动,直到刘羡将调来的五十万钱送入宫中。

圣旨立马就下来了。

改封东海王刘祗为鲁王,以豫州鲁国为食邑。

封东海王世子刘羡,为东海王兼东海相,食邑徐州东海国。

另外皇帝真的接受刘羡建议,废史立牧,方便镇压地方黄巾叛乱。

这也是没办法,东汉末年,天下很乱。

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势敛财,关键还不给皇帝分一杯羹,又有益州黄巾首领马相在益州称天子。

皇帝大怒,任命九卿之一的太常刘焉,为益州监军使者、益州牧、封阳城侯,前去镇压益州之乱。

幽州中山国相张纯、太山太守张举与乌桓大人勾结,攻占了好多郡县。

皇帝刘宏任命九卿之一的宗正,刘虞为幽州牧,去镇守幽州去了。

说起来,这个刘虞和刘祗都是东海恭王刘强的后代,算起来刘羡应该叫刘虞叔呢。

这实在亲戚。

这些日子刘羡也没少去拜访这个刘虞,拉近关系,方便以后做事。

而豫州境内黄巾作乱,盗贼四起。把本来还算比较富裕,粮食产量比较多的豫州,搞得乌烟瘴气,连州刺史衙门都被盗贼给烧了。

特别是豫州汝南郡葛陂县的黄巾,连同家属在内,十万余人,规模浩大,朝廷专门派遣大军镇压。

还任命九卿之一的太仆黄琬,为豫州牧,镇压豫州黄巾盗贼。

其余各地黄巾盗贼叛乱,就由各地的太守县令自己招募军队镇压了。

“我儿,如今你已经是东海王了,为父也不知能为你做些什么。但是不管你做什么,为父都支持你。如今皇帝催得急,为父就先回鲁国了。为父没啥别的本事,就在鲁国帮你看着。”

原来的东海王、现在的鲁王刘祗握着东海王刘羡的手,情真意切道。

刘祗早就看出刘羡野心勃勃,而且那晚紫气笼罩刘羡身上,已经让他把刘羡当成圣人转世了。

“父王放心,这雒阳明年就会发生动乱,早点回鲁国也好,我会让帝辛帮父王。至于那些钱财,不用急,一点一点来,拖延些时日,这路上盗贼出没。想来陛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东海王刘羡点了点头,悄悄的嘱咐刘祗。

皇帝就是想要刘羡答应的两千五百万钱,所以才急急忙忙的下旨让刘祗赶紧回鲁国。

筹钱!

还钱!

然而刘羡从一开始就没想要交够两千五百万钱。

用这些钱去卖包子,包子不香吗?

不对,是拿去招兵买马。

“可是陛下昨日召见我,言语中甚急,要是拖延,恐会被陛下降罪。”

这赖账不太好吧,刘祗有些心虚。

刘羡左右看看,确定周围都没有人,在刘祗耳旁道:“皇帝早就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看气色活不过半年,父王放心。”

刘祗一惊,这你都知道?

不愧是帝王降世,圣人临凡。

刘祗回了鲁国,但是刘羡并没有马上回东海国。

因为,刘宏下旨,设置西园八校尉,重新编练禁军,掌控雒阳所有兵马。

就连大将军何进调兵也要经过西园八校尉同意。

而西园八校尉直接听命于皇帝,其中以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为首。

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

中军校尉:司隶校尉袁绍。

下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

典军校尉:议郎曹操。

助军左校尉:光禄大夫赵融。

助军右校尉:冯芳。

右校尉:淳于琼。

左校尉:东海王刘羡。

刘宏让他担任了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左校尉。

刘羡跟曹操、袁绍成了同僚。

八校尉中有宦官、有世家大族、有儒家文臣、有宗室,各方势力都有。

看来刘宏想要用西园八校尉来掌控军权,难哦。

过了几日,刘羡将王莽和夫差给叫来商议。

“两位在京城中已经有些时日了,应该也对朝政有些了解。你们觉得本王在雒阳应该做些什么?”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刘羡也有些迷茫,下一步该怎么走。

“主公,莽以为主公可以在雒阳中展现才华,如今大汉颓废,但是世人之心还在刘氏。若是天下群臣知道有主公这样一位贤王,定当鼎力拥护。当主公羽翼丰满之时,掌控朝政,万民拥戴,可登大位。”

王莽先是恭敬地行礼,然后才是指点江山,建议刘羡走王道。

“主公登位之后,招贤纳士,广开门路,选拨有儒家才干之士。用霹雳手段改制,以圣人之学治理天下,则天下安矣,百姓之福。到那时,主公就是再造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