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节 一船星梦  宋耻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慢侯被带进了内里一间房间,早有四个人在等着他,果然挣钱的人最心急,李慢侯还以为他来的够早呢。

互相招呼起来:“陈员外!刘员外!冯经纪?汪经纪?”

陈、刘二人李慢侯是见过的,去他见看过货,冯姓和汪姓交引商他一直没有见到。这种交引商更依靠门路吃饭,交际会非常繁忙。跟他们沟通,李慢侯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没想着靠互相之间压价,因为他们这个圈子更小,更容易联合,不像那些珍玩商人,从业者不少,竞争很激烈,更有市场性。而交引这种玩官方凭证的,他们更多的是维系跟官府之间的关系,垄断性很强。

坐下之后,陈员外立刻招呼小二上酒、上菜,还询问李慢侯是不是要招姑娘作陪,李慢侯拒绝了。

直接问他们:“两位员外,钱可准备好了?”

李慢侯给了他们三天时间,就是知道几十万贯这样的大笔金钱往来,一时半会很难筹集,同时也给张三兄弟是否跟他南下一个考虑的时间。

刘员外连忙告罪:“张兄见谅。所需实在过巨,一时之间难以备齐。”

他们认错人了,把李慢侯认作了张三,这难怪,因为没有户口,李慢侯一直打着张三的名义。

这次可以纠正了:“员外谬以。在下李慢侯,非是张三。”

“得罪,得罪!”

刘员外连忙告罪,同时神色狐疑。

连名字都不敢告人,这买卖能做吗?

李慢侯看出了他的担忧,掏出自己的户册,让对方查验。

然后才又说道:“既然没有准备好,那你我如何交割?”

陈员外接过话:“李兄勿忧。我们兄弟有家宅十三间,良田四万亩,地契、房契可压给李兄。三月之内,缴清余款!”

他们的要求合情合理,再大的买卖人手里也不可能握着几十万贯的铜钱,先拿货,变现之后再付款,之间用抵押,后世的买卖人不也这么做吗,不过后世有银行担保,此时却没有这样的金融机构。

可是没有银行,不代表没有从事金融业的人,这正是李慢侯将做交引生意的冯经纪和汪经纪一起请来的原因。

于是李慢侯直接对冯、汪二人道:“在下要的不是田宅,也不是钱。卖宝,为的是购一批钱引,想必二位已经知道了。”

冯汪两人点点头,前几天手下掌柜汇报过有人试图买进大笔钱引,主要是盐引和茶引,问过价格,昨天邀约来刘楼商谈,由于对方声称购入钱引极多,两人夜里就一起商量过,今天一早联袂而来。

这些生意人精明着呢,其实他们几人意外的聚在一起,大致都能猜到李慢侯的想法。

冯经纪开口道:“李大官人可是要我二人作保?”

李慢侯道:“做不作保无关痛痒,我只要钱引。你我三方合计,我出货,得引。皆大欢喜!”

这些都是汴梁城里的大商贾,互相之间也是认识的,都知道对方的家底。明白几十万贯对各家来说,其实都能拿得出来,缺的只是现钱。相对来说,交引商这种主要从事交引买卖的商人,现钱更多一些,因为他们需要更快的周转。而珍宝商,手里的财富,更多集中在各种珍玩上,田宅都不是主要财富。

汪经纪问道:“不知道李大官人要多少钱引?”

李慢侯笑道:“那要看二位肯让出多少钱引了。”

冯经纪哈哈笑道:“只要大官人出的起钱,几百上千万贯的钱引还是有的。”

很多,也不多。北宋朝廷每年卖出的钱引高达一两千万贯,流通中和储藏中的钱引数量更大,而且宋金战争严重影响了北宋的正常财政,没钱的朝廷,增发钱引是没有顾忌的。尤其现在当政的,已经不是对经济颇有经验的蔡京,而是一群把蔡京鄙夷的一无是处的文官。他们对金融规律,更加没有敬畏之心,心里只装着儒家经典和大道理。

李慢侯道:“一千万没有,几百万还是有的。”

冯经纪和汪经纪立刻收起了轻慢,几百万贯的大生意,他们二人之力,也不能独吞。看来小看了这个身材高大,看着有一股普通人没有的奇怪气质的对手了。如果他只是一个陌生人,两位大经纪肯定以为对方是吹牛,没准会将他当成骗子。可在做的还有陈、刘两个大珍宝商,他们是看过货的,信用不是来自陌生的李慢侯,而是来自认识的陈刘二豪商。

此时陈刘二人也听出了一些猫腻,心里有了小九九。

惊问道:“李兄还有其他宝货要出?”

李慢侯点头:“这是自然。若是价格合适,没准还要劳烦二位呢。”

两人同声共气:“乐意效劳,乐意效劳。”

当然乐意效劳了,他们是要发财的。

说道这里,李慢侯也不继续试探,价格就是那个价格,现在就差交割了。

只是他对交引的价格还没有好好谈过,之前跟两家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