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县考开始!杨景明的第一  大唐:我不装了,我是太上皇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昊,为父有点慌。”

状元楼客栈中,杨家父子二人居于一个房间,窗外泛起鱼肚白,杨景明洗漱完以后,一脸担忧的看着睡眼惺忪的杨昊说道:“你说为父落榜了怎么办?”

杨昊打了一个哈欠,旋即从榻坐起来笑着道:

“别慌,爹你肯定不会落榜的,孩儿昨日夜观天象,此次县考你必然能拿案首,你忘了老丈给咱们的试题吗,你就照着咱们前些天复习的写就成。”

“那为父去了啊。”

杨景明一脸纠结的看着他,道:“你要不再给为父念一首诗……”

合着在这等我呢?杨昊没好气道:“你想想那《青玉案》下阙,还不够吗?”

“那为父去了啊。”杨景明讪笑了一声,旋即朝着门外走去。

“爹,这个给你,看完以后直接吞进肚子里,别被人发现了。”忽然,背后传来杨昊的声音。

杨景明回头一看,见自家孩儿递给自己一张纸笺,低头打开一看,见纸张写的几行字,顿时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手脚都有些不受控制的想要放飞自我。

“赶紧吞了!别让人看到。”杨昊提醒了一声,等到杨景明慌忙吞下纸张,方才笑着道:“现在知足了?”

“知足!”杨景明咧嘴道:“为父现在信心满满,必不负我儿之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说罢,他一边抬手摸着下巴处没多少的胡须,一边昂首自信的离开房间,朝着考场而去。

————

长安县的考场,位于西市东南的崇贤坊内,和长安城外其他郡县不同,长安县的考场布置的极为大气,一张张几案林立,每个考生都有独处的房间,用来答题,更避免作弊。

杨景明和一帮长安县考生早早的便到了崇贤坊,等了很久,主考官才抵达。

考生们顿时发现异样之处。

与往年县考不同,今年的主考官竟有两位,而且这两位年龄差不多,身形微胖的主考官约莫在四十六下,面色有些苍白、身材瘦削的主考官,年龄约莫四十岁下。

“本官太子右庶子房玄龄。”身形微胖的主考官身穿一袭红色官袍,笑眯眯指了指身旁的瘦削主考官,道:“这位是太子左庶子杜如晦,今年长安县县考将由我二人来作为主考官。”

杜如晦微微颔首,旋即声音略显沙哑的说道:

“废话就不多说了,今年长安城万年县与长安县之县考,不同于寻常,乃由圣人出题,也就是说,你们这些考生做题优异者,将会达天听,你们可谓是天赐良机,莫要浪费了!”

圣人出题?达天听?

光是这两句,便叫千名考生一个个瞪大眼珠,浑身一个激灵。

杨景明也不例外,一阵瞠目结舌,好家伙,竟然是当今天子出题,这阵仗简直大到离谱啊。

一时间,杨景明有些害怕了,万一答的不好怎么办,万一答好了达天听怎么办,自己还没准备好跟当今天子打交道啊。

他哪里知道。

其实当今天子,他早就见过了,而且还跟他乐呵呵的吃过饭,更甚者连天子的皇太子,还当过他的车夫。

很快,在房玄龄中气十足的嘹亮开考声中,各个考生纷纷落座。

杨景明眼巴巴等来考卷,低头细细一看,不由神色一喜,果然如老丈所言,考题为时文“朝廷与突厥关系宜缓还是宜战”,一边咬着笔端一边想着杨昊跟他这段时日经常讲的这件事,旋即落笔:

‘朝廷宜议和。

河东有灾,蝗虫在即,肆虐郡县,铺天盖地,当此之时举国一战,必败!

突厥窥我大唐久矣,鄙夫听闻突厥二汗之突利可汗,请兵以共战颉利,又闻朝廷意向援兵相助,不由叹息也。

举国一战,发兵突厥,若河东事发,难民皆反,内忧外患之时,突利之心必将反复,届时与颉利合兵而攻我士卒,大唐危矣!

或曰宜缓,鄙夫以为不然。

若是与颉利宜缓,突利必恨,此皆因态度不明朗之故也,故而鄙夫以为当宜议和。

和则两利,战则必败。

议和之一利,予小利于颉利,换我大唐赈灾之时间,可存人存地,人地皆存也,议和之二利,予小利于突利,安抚其心,告知勿忘其意,只因时机未到也。

攘外应先安内,待河东灾平,蝗虫退去,人心鼓舞,再举国一战,人心所向,必所向披靡!待此之时,鄙夫为我大唐贺,为我朝廷贺,为天下百姓无忧外患与内灾贺!’

洋洋洒洒写完一篇字,杨景明拿起试卷在嘴边轻轻吹了吹,让墨迹能快些干涸。

这番试卷,含义是杨昊的含义。

但总结,却出自杨景明。

杨景明并没有意识到,经过半旬时日锻炼,他早已不是吴下阿蒙,尤其是那一手工巧的馆阁体,字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