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46亿岁,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看地球呈蓝色。
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地球
外文名称
Earth
别称
盖亚(Gaia)
分类
行星
质量
5.965×10^24kg
平均密度
5507.85kg\/m3
直径
12756千米
表面温度
15摄氏度(59华氏度)
逃逸速度
11.2km\/s(39,600km\/h)
反照率
0.367
自转周期
23h56min4s
赤经
未定义
赤纬
90
半长轴
149,597,887.5km
离心率
0.**
公转周期
一年(365.24219天)
轨道倾角
0(7.25至太阳赤道)
体积
1.0832073×10^12km3
远日点距离
152,097,701.0km
近日点距离
147,098,074.0km
轨道周长
924,375,700.0km
近日点辐角
114.20783
轨道半短轴
149,576,999.826km
平均公转速度
29.783km\/s(107,218km\/h)
最大公转速度
30.287km\/s(109,033km\/h)
最小公转速度
29.291km\/s(105,448km\/h)
卫星
月球
宇宙速度
11.186km\/s(39600km\/h)
恒星日
0.997258d(23.934h)
赤道圆周长
40,075.13km
纵横比
0.9966471
赤道旋转速率
465.11m\/s
目录
1诞生和演化
2地质时期
3地理特征
4地形与气候
5人文地理
6结构
7运动
8时代划分
9地球年龄
10地球卫星
折叠编辑本段诞生和演化
主词条:地球历史,大陆漂移假说
46亿年前,地球诞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50亿年以前的太阳系
50亿年以前的太阳系
第一阶段为地球圈层形成时期,其时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46亿年前诞生时候的地球与21世纪的大不相同。根据科学家推断,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炽热液体物质(主要为岩浆)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的温度不断下降,固态的地核逐渐形成。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移动,密度小的物质(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这就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
第二阶段为太古宙、元古宙时期。其时限距今4200-543Ma。地球自不间断地向外释放能量,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气层---原始大气。随着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再汇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