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零九章准备好打持久战  1997重启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九章准备好打持久战

陆振华骑着自行车歪歪斜斜的行来,距离老远,徐蓉就闻到一股浓浓的酒味。她急忙迎上去。

陆振华翻身下车,脚下一软,差点摔倒。

徐蓉急忙伸手,托住陆振华。

陆振华打着酒嗝:“不不用扶我我没事。”

徐蓉皱起眉头,捂着鼻子:“你这是喝了多少酒。”

陆振华一脸得意的道:“我那酒量,你知道!”

徐蓉一边搀扶着陆振华,一边埋怨道:“喝喝喝,怎么不喝死你呀,正事又给忘了吧。”

陆振华笑了笑:没没忘!

徐蓉拿着钥匙,插入锁口,打开房门。

陆振华其实是真喝多了,徐蓉搀扶着陆振华坐在沙发上。

徐蓉起身拿着暖瓶倒了一杯热水。

陆振华朝着徐蓉喊道:“放点茶叶。”

徐蓉没好气的瞪了一眼陆振华。

陆振华伸手拿向自己的公文包。

拉开拉链,拉链卡住了。陆振华用力撕扯着拉链。

徐蓉一把夺过公文包,轻轻拉开拉链,在公文包里翻找起来。

陆振华夺过公文包,从中拿出一份红色聘书。

陆振华拿着聘书,在徐蓉面前扬了扬。

徐蓉急忙接过聘书,打开,念道:“兹聘任陆文皓同志为我公司副总经理,聘期自1998年1月1日起2000年12月31日。聘任期期间享受集团公司副部级薪资福利待遇。

徐蓉一脸惊讶的望着陆振华:“行啊,老陆!”

陆振华再次掏出一本聘书:“看看,这是我的。”

徐蓉接过聘书,打开看了起来。

陆振华显摆道:“北方凌云集团工程部副总工程师。”

徐蓉松了口气:“这下终于安心了。”

到了陆振华这个级别的干部,要说没点人脉和关系,恐怕没有人相信,更何况在机械工业系统内部,陆振华也是老机工了。

他从一个普通在大学生技术员,一步一步做到如今总工程师,成功负责过多种大型技术整改、发明和创造,算是体制内有名的技术干部。

其实,无论做什么样的行业,只要做出成绩,成了某方面的专家,当然这并不是嘴炮式的专家,而是指拥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就永远不会缺乏工作。

凌云公司接收陆振华与陆文皓父子,其实也不能算是全靠关系,至少说到了陆文皓这个层次,他在众领导干部眼中,已经是一个人物了。

与其说是陆振华托关系走后门,不如说是北方工业集团的领导层已经注意到了他们父子,一个擅长技术管理,一个懂技术,又会经营的人才,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埋没的。

与此同时,光明机械厂的职工也大都得知了消息。当然,他们的消息相当延迟,直到他们看到报纸上的消息,邢建军意气风发,而光明厂的设备被他成功的消息才被众职工得知。

在机关办公楼楼下,偌大的广场上,众职工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这是把我们往死路上逼。”

“买断工龄?那能给几个钱,打发叫花子呢?”

“就算给你一座金山银山,也有吃空的一天。”

李建民从门外走进来,大步迈上临搭建的主席台。

众职工依旧议论纷纷。

李建民握紧拳头,用力的敲在台面上。

“咚”

在扬声器的扩音之下,众职工停止交谈和议论,纷纷循声望向台上的李建民。

李建民目光犀利,缓缓扫视众人:“大家伙,我说几件事,第一,任何人不得私自行动,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不准动厂里的一颗螺丝钉。第三”

李建民正准备说话。

徐有德打断李建民的话:“李师傅,我们凭什么不能动啊?”

李工没有解释,转身朝着门口走去。

葛四化起身拦在李工面前:“李师傅,有话好好说,别生气。”

李建民这一辈子是苦过来的,他出生的时候,正是倭军最后的疯狂时,他成长起来的时候,更是共和国刚刚成立,接着那么多的政治运动,一路平安闯过来。

这依靠的不仅仅是出身,还有李建民敏锐的政、治嗅觉。

李建民大声说道:“要我管,就必须听我的。”

葛四化道:“李师傅,大家信任您,大家伙说是不是啊!”

众人附和起来:“对,对,对我们都听你的!”

李建民面色缓和了一些:“咱们是厂是国家的工厂,咱们是国家的工人,咱们不是土匪,违法乱纪的事,坚决不能干!某些人心术不正,准备浑水摸鱼,我劝某些人趁早滚蛋。咱们封厂的目的,就是与市政、府平等对话,向市、政、府表达我们的意愿,提出我们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