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古人的智慧  耕种大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人,您画的这是曲辕犁、耙,嗯?这是?”

宋应星再一次闯进王邙的书房,看到王邙正在挥笔疾书,也没打扰,可当他看到王邙在宣纸上所画的图画时有点......嗯,傲娇了。

自家大人书画好菜,简直就是惨不忍睹啊。

若不是自己学富五车,尤其是对古今农业工具了如指掌的话,还真不知道王邙所画的到底是啥玩意。

“宋应星,人吓人会吓死人的!”王邙被宋应星突兀发出的疑问吓了一跳,狠狠的白了他一眼后说道:“马上要组织流民开垦荒地了,耕种的工具自然要制造。”

“这曲辕犁、耙你都见过?”王邙说完才反应过来,自己根据前世小时候农村耕种所用的工具竟然早就有了。

“是的,大人所画的曲辕犁、耙和学生所知道的有很大差别,不过也差不多。”宋应星肯定的点了点头,用手指着王邙所画的第三幅图问道:“大人,您这是画的何种农具,学生还真没有见过。”

王邙脸瞬间有点红,他猛地想起小学课本上貌似有曲辕犁的介绍,好似是在唐朝就出现了。

至于耙是何时出现的,王邙就不知道了,小学课本也没说啊。

“这个叫脱粒机,可以将麦穗中的麦粒分离出来!”王邙有点小自豪的介绍着自己所画的最后一副农具结构图,心道,这个你不可能再见过吧。

“嗯,大人所画农具确实新奇,以人力摇动木轮,木轮之中配有密集狼牙,理论上是可以将麦穗中的麦粒滚动磨出的。”宋应星两眼死死的盯着那副农具结构图,点评起来。

“靠!”王邙差点爆出粗口。

他现在不得不承认宋应星这家伙在机械上的天赋了,随便看两眼就明白自己构思了近一个月的脱粒机的原理,这简直太打击人了。

“不错,你很有天分!”

此话一出,宋应星不禁脸皮抽了抽。

他确实在机械上面很有天赋,尤其是在各种农具上面。

不过大明虽以农业为上,可科举却不以农业取士啊。

连续几次落第,直接让他熄了金榜题名的美梦,回老家孝养老母,闲暇之时教授孩童学问,改良下父老乡亲的农具,可谓心酸又悠然。

原本以为自己可能如陶渊明一般,天天过着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却没想到被虏了,现在他又有种大丈夫当忧天下的怅然。

“这些都要尽快制造出来,尤其是你说的曲辕犁、耙这两种农具,当然脱粒机也要尽快制造。”王邙喝了口茶水,继续说道:“麦收前至少要制造一千架脱粒机,时间紧任务重啊!”

宋应星无语的望着王邙,明白他的意思,可木匠、铁匠根本不够好吧,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将所有农具制造出来。

曲辕犁算是比较复杂的了,可这个脱粒机更加复杂,每种器械制造一千架,怕是至少要两三个月,这还是要工匠充足的情况下。

“没把握?”王邙不禁眉头很是皱了起来。

刚穿越到此地时,农具缺乏,他可是和三千多流民一起开垦过荒地的,真的很累人。

现在自己拥有了足够的耕牛,却农具不够,这真有点操蛋。

说起来还是自己的错,原本应该将精力用在农耕之上的,可一连串的事情让自己实在是分身乏术。

先是为钱财奔波,后又练兵自保,更打退两拨土匪劫掠,老师卢象升又硬塞给自己两万多流民。

貌似自己穿越以来真的只能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忙’。

“把赵老叫过来吧!”

宋应星来王家寨的时间毕竟还短,很多事他是不了解的,尤其是现在王家寨有多少木匠和铁匠。

“大宝,别瞧了,快点将赵老请来!”宋应星刚转身便瞧见牛大宝正伸着蒲扇般的大手阻拦着王承恩,而身为内宫大佬的王承恩却只能眼巴巴瞪眼瞧着,不敢进门不说,连话都不敢说。

“看来卢师门下真够刚的,连下人都如此!”宋应星可不清楚王承恩是被牛大宝的扇耳光大招给吓怕了。

再说王邙在崇祯眼中比财神地位都高,这让王承恩能不供着吗!

刷刷刷.....

王邙依旧在宣纸上奋书急笔,不过笔下的字让他都不禁皱眉不已。

“要是有个秘书就好了!”王邙思绪早就飘到秦淮河畔之上了,别误会他是想着秦淮艳可都是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的美娇娘,可以说是最佳的秘书人选。

“秘书是......”宋应星刚要询问王邙秘书是干什么的,猛地看见王邙写的字,不禁心中升起一片敬意。

如此字,真是难为卢师了,他是如何调教自己学生的啊。

“宋兄,我说你写吧!”王邙说着将写了一半的纸张搓揉成团,丢弃到桌下的竹篓中。

虽然宋应星是个抠脚大汉,但字肯定比自己写的漂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