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估计肯定比不上班长吧。
我背着书包,看着男男女女的同学,想着心事。
“嗨,刚来的?”有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转头一看,在我旁边站着一个感觉比我还要高一点的男同学。
长得很帅气,肤色很白,高鼻深目,看起来有些像外国人。好像有些面熟,在哪见过?
“嗨,对啊,今天第一天。”我脑子一边快速过着人物的形象,一边回答。
“你好,很高兴认识,我叫郑伟。”他伸出手来。
“龙海超,也很开心认识。”我也马上把手从裤兜里掏出来,伸向他,我俩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这一握就是三十多年。
“你早来了,龙海超。”初老师来了。
“初老师早!”我赶紧问候班主任。
“郑伟,你也在?你俩认识吗?”初老师笑着问。
“对,刚认识的。”郑伟回答。
“那正好,正想把龙海超安排到你的旁边位置,跟你同桌呢。”初老师说。
“是吗?太好了。”郑伟高兴地说。
我心里也暗暗高兴,对郑伟的印象还是非常好的。也刚刚认识了,当同桌再好不过了。
“跟我进来吧”,初老师对我说。
一进门,大家原来七嘴八舌的说话声戛然而止,让我想起了转学到河东高中的第一天。
“大家安静一下,刚来一个新同学,龙海超,大家欢迎欢迎。”初老师向大家介绍我。
“欢迎,欢迎!”郑伟一边往座位走,一边带头鼓着掌高声说着迎合老师的提议。
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不好意思地向大家鞠了一躬。
“好了,谢谢大家。”初老师伸手向下按了按示意大家安静。
“龙海超,你坐到郑伟旁边的座位上去吧。”初老师拍拍我肩膀说。
“好的,初老师。”我答应着,把书包又往肩上拽了拽,走向我的座位。
郑伟已经坐在座位上,微笑地看着我走过去,离他越来越近。
我脑子里一直转着的那台机器停下了,一张海报停在那里。
是的,太像了,就是他。
红色紧身衣,大长腿,碧瞳深目,激情舞蹈,高亢而深情的歌声。
贴在镇街电影院门口的海报上,美东桌上跨越四海的歌声磁带盒上的照片,都是他。
我走到郑伟旁边的座位,高伟微笑着伸手让了一下,示意请坐。
我也礼貌地回以微笑,向他点了点头,然后把书包放在了课桌上,坐了下来。
距离第一节课还有一段时间,应该是自习时间,初老师帮我安排好座位后,又走了。
下边又开始了叽叽喳喳,有几个好事的同学不停地回头来看我。
女同学看一眼后,两个人就窃窃私语,捂着嘴偷笑。
把我搞得很尴尬,抬头也不是,低头也不是。
“你从哪转过来的?”郑伟开始跟我小声说话,解脱了我的一些尴尬无趣。
“河东高中。”
“哦,昌河县。”我看郑伟听了河东高中有些发懵,又赶紧追加说明。
“昌河县在哪?”郑伟还是不太明白。
也不怨郑伟不知道,那是刚刚走过封闭,刚开放的年代。信息闭塞,各地往来走动不密切。加上昌河也确实小,经济也不发达。
“在鸢亭市东边,鸢亭知道吧?郑板桥做过县令,难得糊涂的?”
“哦,鸢亭知道,坐火车路过。”郑伟恍然大悟。
“你是昌河的?”
“我是烟海的。”我回答。
“哦?烟海去的昌河?”
“嗯嗯,原来二十的。”
“又杀回来了?”郑伟刚开始让我说的有些糊涂,现在搞明白我的经历了。
“你履历挺丰富,是个有故事的人啊。”郑伟笑着小声说。
“呵呵”我苦笑着看了郑伟一眼。
“你就是都家镇本地的?”我问。
“不是,我是烟海市里的。”
“哦?”
“我爸爸当兵转业到烟海大学保卫处,二十六中离家近。”郑伟看我也疑惑地眼神看着他,又赶紧解释。
“哦哦,明白了。”我点点头。
过了几天,我才了解到,原来郑伟还是我们班的团支部书记,怪不得刚来时,对我那么热情,初老师对他也微笑有加,原来是班首长。
郑伟跟河东高中时的班长王自强不同,不是死读书那种。郑伟从穿衣打扮,到谈论的话题都紧跟时代潮流。
而且口才很好,逻辑性很强,跟同学们沟通很顺畅,喜欢聊天。跟河东高中班长自强的腼腆内向很不同。
可能因为他父亲曾是军人的影响,郑伟对军事很感兴趣。
对各种作战武器很有研究,大到导弹、军舰,小到手枪、子弹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