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七章 庙堂对策  大汉之风虎云龙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讨论如今形势问题,众人轮流发表意见。最终总结起来,约有三条:第一:董卓龟守长安,暂时转入守势,近一段时间不会用兵,而是会坐看义军内乱,等待时机成熟,便会出兵关东。第二:义军内部分裂已成定局。袁绍公孙瓒都志在冀州,冀州刺史韩馥非进取之人,必不能保,日后袁绍公孙瓒在北方必有一战。第三,袁术势力在豫州,窥视兖州,而且袁氏兄弟不和,袁术与公孙瓒又有联盟,袁氏兄弟必将成为两大阵营的首脑。诸侯之中,偏向袁术的有公孙瓒、陶谦、孔融等,偏向袁绍的只有曹操一人。就现在形势,袁术势大,而袁绍势小。第四,吴昱自己的形势。精兵一万余众,分布于河内、河南和陈留雁鸣,兵力尚可,然而粮草不足。义军分裂后,没有粮草供应,必然会受制于人。现在吴昱已派人去去敖仓,荥阳,即使一切顺利,也不过是能解一时之困。

天下形势分析完毕,接着是第二项议题即下一步的战略计划。对于战略方向,大致有三种,亦即徐庶在会议开始时所言:第一是继续对董卓用兵。然而由于众将领对现在内外形势都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讨董义军分裂,合兵讨伐董卓已经不可能,单独讨伐董卓兵力不足,而且粮草无源,不足以支持对董卓的战争,这一选择已经不可能。那些志在讨董的将领,都有些黯然,但还能表示理解。

第二个选择是在义军中保持中立,谁也不帮。这种选择是大多数将领的选择。然而梁习第一个表示反对。他提出:进行战略选择之时,不仅要考虑到客观形势,还要考虑到各势力的主观人心。在两大阵营中保持中立,只能使两大阵营对自己皆有疑虑。而我军又处于两军交接之处,如果保持中立,这两大阵营很可能会联手将自己灭了。因此,中立不现实,尤其是想我们这种没有根据地的流军。李儒田仪等人也表示同意。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