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集 快穿之黄月英006(一)  快穿武则天:拯救花式男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诸葛亮接到黄府信号,这黄承彦在信上说,得荆州名士司马徽“保媒”,不胜荣幸,不过小女有个要求,出嫁当天,一不坐轿,二不骑马,三不坐船,看诸葛孔明如何将新娘子迎娶回家。

诸葛亮看完信,不禁思索道:“月英不是一个喜欢为难他人的人,既如此说,必有她的用意。”

这时候,小厮又递上木虎给诸葛亮,说道:“小姐有云,但凡诸葛相公看到此木虎,必有良谋。”

诸葛亮欣喜地接过木虎,稍稍按动其中一个机关,居然传来类似虎啸之音,诸葛亮大吃一惊,不想黄月英的技艺精湛如此,他将木虎放在地面上,竟然随着关节而动,这木虎可以走动起来,颇有架势。

诸葛亮沉吟良久,细细观察木虎的每个关节,以及肢体的每个部分,叹赏不已:想及黄月英那一对明眸,加倍爱慕,更想到她在自己身下吟哦缠绵,怜意不止。

但现实很快使诸葛亮认识到,如若不能解决当下难题,恐怕就无法得见美娇娘,于是在黄府小厮拜别他之后,继续研究木虎,沉思着能否借鉴一下,创造出类似木虎一样的工具,到时候可以承载黄月英到自己家中为妇。

诸葛亮想了几日,觉得自己另外再造个大木虎,让黄月英坐在上头,但木虎如何能够持续提供动力呢?……却是为难。

如果不坐轿、不骑马、不乘船,总不能让新娘子步行吧,这也太不体面了。

幸亏历史总是相似的:

这一天,诸葛亮坐在对面的棋山上,脚瞪一块石头,苦思冥想。

突然听见山下有人惊叫:“牛惊了牛惊了”

定睛一看,原来是山下拉碾子碾米的牛惊了,把碾盘中心的桩拉断了,牛拉着碾磙在地上跑。诸葛亮望着牛拉的碾磙发呆。

猛地,他把自己后脑勺一拍,说道:“有了”就往家里跑。

原来,他想到若在碾磙上安个架子不就可以坐人了吗?

于是,说干就干,他找了人帮忙,就地取材,锯的锯,砍的砍,一连干了三天三夜。

腊月初八,是我出嫁的日子,院里院外挤满了祝贺的客人,当然也不乏看热闹的人看他黄家姑娘如何到婆家去,看他诸葛亮如何来娶新娘子。

快到晌午的时候,隆中附近的黄家山下,出现了一个彩色的影子,由小到大,越来越清楚。

“接亲的来了”

随着这喊声,看热闹的人从黄家院子里涌出。

娶亲的队伍中,只见诸葛亮和请来帮忙的人,一前一后坐在一个被红色布幔围着的“台子”上,在“台子”下,一边一个如同大碾盘一样的东西滚动着,前面有一个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东西拉着走,说它是轿子没人抬,说它是马却不是马,说它是船却在旱坡走。

大家围上去看稀奇!

有的摸摸这,有的摸摸那,还有的拍拍那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东西,便只能问诸葛亮这是什么东西,诸葛亮说道:“这是我为接新娘子而造的木牛流马”

“哈哈木牛流马,多新鲜的名字”众人欢呼着,实在惊讶诸葛亮居然造出这么样一个“东西”,居然感到“与有荣焉”!……

诸葛亮娶亲用的“木牛流马”是由两部分组成,后面是诸葛亮根据牛拉碾磙转发明的高轱辘车,前面是诸葛亮根据我所设计的木虎原理,制造的木牛流马。

只见这木牛流马,一腹四足头入领中,舌着如腹。

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足,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脚,覆者为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鞍,摄者为牛轴。

这木牛流马的机关在舌头,舌头一扭,它就停,再将舌头复原它就走。

据说,在历史上,木牛流马失传,只留下了高轱辘车,直到解放后,胶磙车才代替了高轱辘车。

这高轱辘车也在历史上存在了相当一段长时间,给广大人民群众,带去了很多便利,诸葛亮功不可没。

管毅版的诸葛亮终于和历史上的诸葛亮一样,如愿造出了“木牛流马”,将我娶回家。

是夜,灯光昏黄,诸葛亮入得室内,所有喧嚣,好像刹那停止一般。

诸葛亮吹熄烛火,将我头盖掀起,一张娇艳欲滴的脸庞,媚色在眼前浮现,诸葛亮神眸中射出爱意,虽然烛火已灭,但是窗外月光,映衬出佳人绚丽神采,诸葛亮一见之下,倾心不已。

“丑儿……月英……”诸葛亮将我搂住,一只手搂住我的腰,抚摩不已,另外一只手,将我下巴轻轻拈起,送上一吻。

得他相思之念,舌卷起我之情意缠绵,双舌搅动之余,将一室春辉,写于无边浪漫之际,又浅尝辄止,或缓缓进攻,勾引之余,不断深化彼此心中的暧昧,口舌相交,仿若男女之欢爱,灵魂颤栗不已……

“贤妻,你终是我的了。”诸葛亮抬眸,我可见他眼中一片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