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隐居在襄、汉之间,淡泊名利,不轻易投靠他人,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
后来,依附刘表、屯驻新野的刘备前去拜访司马徽,并和司马徽讨论世事。
司马徽对刘备说:“一般的读书人和见识浅陋的人怎么能认清天下大势呢?只有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人,才称得上是俊杰。”
刘备问谁才可以称得上俊杰,司马徽回答说:“诸葛亮、庞统”。
同时,徐庶也曾经向刘备推荐过诸葛亮和庞统。
刘备便以诸葛亮、庞统为军师中郎将。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琮投降,司马徽也被曹操所得,曹操想重用他,但司马徽在此后不久就病死了。
……所以,我的任务来了,除了嫁给诸葛亮,让诸葛亮长寿,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不要战死之外,对于清雅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徽,我有义务阻止他的病死……当然,不可让曹操得到他,否则,功亏一篑。
诸葛亮曾经在出师表当中说道,“臣本布衣”,说的是在他在隆中隐居时的状态,其实,他来自于官吏之家。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今江西南昌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直到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才在隆中隐居,而诸葛亮也是在197年去隆中隐居之前,住在荆州,与徐庶还有司马徽认识的。
而司马徽,此时名声已经很大了,他博学多识,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在荆州时与汉末名士宋忠齐名。
荆州南阳人刘廙、襄阳人向朗就曾经是司马徽的学生益州涪人尹默、李仁因为益州只流行今文经学,特意来荆州从司马徽、宋忠学习古文经学。
而司马徽曾经见过诸葛亮几面,听过他说话,虽然从未深交,但对此人印象颇深,导致后来刘备咨询司马徽人才的时候,他在徐庶之后,举荐的便是诸葛亮。
有这一段缘分,加上司马徽的为人,我挽救他的性命,应该算是一段不错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