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去慰抚那些有丧葬之忧的人家对那些有生育之喜的夫妇,昭王也派人去祝贺,给予关怀。
从而使得燕昭王与庶民百姓同甘苦,共命运,争取全国各阶层对自己统治的拥护。
……自然,这些事情,做起来都有法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引起了太子乐资的厌恶,感觉自己的权力受到了侵犯。
而他又喜好听信谗言,自然对乐毅十分忌惮。
乐毅善于察言观色,自然也知道太子乐资对自己有“意见”,但是那又怎么样,他从根本上制定法律,加强官吏考查,注重人才贤能,摈弃拉帮结派以及“任人唯亲”和背景主义的作风,使吏治清明,又给身份低下拼命和一部分奴隶遵纪守法予以奖励,让燕昭王注重吊死问孤和百姓生育关怀,这些行为,都是从本质上对整个社会作出了改变,从而让燕昭王治理国家少了许多弊病,有这些行为在前,他深信,自己也不必害怕太子乐资。
对于太子乐资是否给燕昭王上“眼药”,他根本不担心,因为自己一心为公。
可以说,从乐毅作出的这些举动看来,在内政上面,乐毅确实是一把好手。
而在历史上,公元前284年,乐毅被燕昭王封为上将军,统兵出征,更成为燕、赵、韩、魏、楚五国远征总司令,一起攻击齐国,夺取齐国70多城,只剩下莒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南两城未被攻下。
史官推测,乐毅之所以能充分发挥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是与昭王对他的绝对信任、坚定支持分不开的。
当乐毅在齐国攻城略地时,昭王不加丝毫干预,让乐毅放手大干。
当乐毅久克莒和即墨两城不下,有人趁机进谗时,昭王一面痛斥其人,一面派使者对乐毅慰勉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