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发展方向?
但这只是袁孟君的一厢情愿罢了。
事情拖到后来,不但母亲不满意,连苏红霞都不乐意了——一天到晚喊着要回李袁坝,也没见真的要走,是走是留痛快点行不?
妻子这样的态度,一下子就把袁孟君惹毛了,他与苏红霞之间爆发了自认识以来最为激烈的冲突,夫妻二人差点就要拳头相向。
苏红霞一气之下,卷起铺盖回了娘家。
事情发展成这样,就连袁八哥都坐不住了——与其呆在城里给儿子增添麻烦,惹得小两口吵架,还不如跟老伴回李袁坝。
老家虽然清贫,但胜在简单、自由啊。别的不说,在老家出门随便转上一圈,就能碰见热络的乡亲聊上几句,哪像这城里——左邻右舍门一关,谁也不认识谁,没人情味。
老两口回老家李袁坝已成必然。
走的那天早上,袁孟君将他们送到车站。母亲曾桂花流泪了,“二娃,好好跟红霞过日子,别总惦记着我和你爸,过段时间等红霞心情好点了,你们再回来……”
“嗯,妈,我知晓咧。”袁孟君有心无力,只能宽慰着母亲。
等父母坐车离开的那一刻,袁孟君却是分外郁闷——都说养儿防老,可自己到底能够为父母做些什么啊?也许只有等小宝宝出世时,父母亲看在孙子孙女的份上,才会再来自己这里了吧……
另一边,袁八哥和曾桂花两人回到李袁坝后,坝上的乡亲纷纷前去串门,“呀,八哥和桂花嫂,你们去孟君那里咋就回来了呢?”
袁八哥不愿多说,接住话头道:“在城里住久了,想回坝上看看呀。”
“看啥看,不就是不受待见啊,红霞她……”曾桂花管不住嘴,也管不住自己的心情,将与苏红霞之间相处的事和盘托出。
坝上人一听,就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
“不会吧,孟君管不住老婆,那还得了?”
“你们看,那个谁家的闺女,把父母接去城里住,不是挺好的吗?”
“是呀,亏了孟君还是大学生,咋能这样呢?”
“嘿,给你说吧,现在的城里人,女娃儿当家的多……”
一番议论。
最后,坝上人得出结论:生男不如生女,老来要得享清福,闺女比儿子靠得住。
噢,看吧,坝上人的思维总是在“与时俱进”,他们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变得越来越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