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靖难之战将在半年后发生。再说,他养半年兵还是没有问题的,毕竟还有走私这一块巨大的蛋糕在。
“至于冥顽不灵之人,就别怪本王将丑话说在了前头。”
邓迁这次不在反对。要是真的为普通将士发放粮饷,那么军官造反便成为了一个笑话。
“好了,你们两人可是我秦王府的支柱,是擎天之柱。本王希望你们两人能同心协力互相帮衬,不负本王所望,让西北在稳定中发展。”
“臣必将竭尽所能。”
“末将必在所不辞。”
朱尚炳点头:“去吧!你们去各自安排,切不可掉以轻心。”
臣明白。
末将明白。
朱尚炳最后一句,很显然是暗指陕西委身求全,等待朝廷应对西北巨变的官员们。
其实,任何一个人稍微想一想也能明白。秦王一脉,在西北主政二十年,也细心耕耘了二十年。能在短时间内夺取军政大权,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朱尚炳担心卫所指挥使会因为利益继续走私一事,倒是让他大出意外。
在随后半个月时间里,不仅各地卫所走私彻底禁止,反而是参与走私的卫所指挥使们,还给朱尚炳送来了大量的粮食和银子。
原来如此!
当朱尚炳亲自会见了十二个指挥使以后,所有的疑问便彻底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