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的师承。
赵老一直走的都是荀派的路子,从荀派脱离出来,自创一派,却也能够依稀的看到荀派的影子,甚至于说,学荀,不是死学荀,但是,绝对是荀派唱的最精髓的一个。
但是赵老从没有提过半句自己是荀祖的弟子,荀祖也没有正式的教赵老任何一出戏,却是自己出钱,给赵老找了一个顶级的教大青衣的老师。
一身所学的荀派戏,也都是听了几场,自己记下来,自己排的,荀祖不大会教戏,多是下面的二旦,或者是琴师来教。
所以说是野路子出身也不为过,学戏,从没有拜过师,乃至于到后来自创一派,则是有一部分原因因为《芦荡火种》,也就是后来的《沙家浜》的出现,那是现代戏了,风格彻底的改换了之后,开始有了一些对于京剧的新的认识。
李老似乎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小然,我还没有问过你的师承呢,唱的这么好,并且集百家之长,想必是有一个老师在指点吧,或者说,不止是一位老师。”
“这个嘛,柳寒老师倒是经常指点我。”姜然不好多说,只是打了个哈哈,说道。
柳寒大师确实是经常指点他,帮助良多,戏曲这个行当里面,柳寒算是拔尖的了,实力,也是少有人能够达到那个程度,姜然自然要扯上这个虎皮了。
“还有几位柳寒老师的老朋友也一直在指点我。”
姜然实事求是的说道,但是在想法上却是让李老向着柳寒那里想。
这样一来,李老倒是无所谓的笑了笑,“没有拜师,是吧。”
“这个倒是没有。”
“那好,我给你张罗张罗。”
姜然也不知道该拒绝还是怎样理会,老人也是一片苦心,只是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了,有了老师,至少要重新的打一遍基础,那样的话,姜然觉得也是白费功夫。
怎么想都是一个麻烦事,但是李老的情绪很是高涨,姜然也不好打击他。
“除了那位大宗师,我觉得,其他人都是可拜可不拜。”姜然笑着说道。“毕竟我们两个都是野路子出身,甚至于我比赵老还要更野了点。”
“好,那我去给你联系。”
“您,我没想……”
嘟嘟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