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都可以吧。”姜然笑着说道。“就《贵妃醉酒》那段四平调吧。”
“好。”
四平调方方正正,不急不缓,委婉细致。
选段,也是几乎是不假思索,用慢板或者这种四平调来吊嗓最适合不过,在四平调中魅力最大,名气最大的应当也就是这一段贵妃醉酒了。
是当年的梅祖,用了近乎半生的时间,细细的打磨出来的,梅祖实力毋庸置疑,京剧乃至于说整个戏曲的第一人也不为过,享誉海内外,在全球都是声名响亮,算是世界文化名人了。
诸多的唱段,现在仍然活跃在京剧舞台之上。
这一段的四平调,算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了,甚至到了现在还有影像传世,能够让人跨越时间瞻仰当年戏曲大宗师的美。
老人家也没有多说什么,轻轻的拉动,一个短暂的过门之后,便是彻底的开始了。
缓慢的声音响起来,中正平和,只是喊嗓,将手负在了身后。
“海---岛-冰轮初转--腾。”
声音珠圆细润,甜脆亮丽,倒是没有什么难度的,老腔,都是有着他自己独特的韵味,最为常见的一首梅腔,同样,也是一种艺术象征,流传下来的梅祖影像之中,最美的,最梅的,也就是这一出贵妃醉酒了。
从身段到唱腔,梅祖本人,将东方女子,高贵典雅,优美大方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句唱完,老者微微抬头,看了姜然一眼,声音倒是拿捏的恰到好处,知道什么时候该多高,什么时候该低,高音不刺耳,低音不会出现明显的喉音。
心中暗暗的称赞了一声,这一次算是捡到宝了,继续的拉动着。
“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
绿树,碧水,凉亭,一老一少,一个胡琴,一道绝美的唱腔。
几乎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来来往往的游人,有喜好热闹,有的是略微懂一些,有一些是根本不懂,但是却听过这段唱段的,一闪而逝的印象之中,重新听到,让他们驻足。
众人纷纷停下了脚步,很快就挤满了一大群人,有的拍几张照片,有的拿着手机录,不管怎样,他们倒是觉得极为的稀奇。
公园之中,响起古老的唱段,似乎并没有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是这一老一少的组合却是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让人不忍离去。
京剧的味道,让他们停下脚步,真正吸引他们的,是唱腔,四平调很缓慢,但是却也是最能够表现丰富情感的,每一道的唱腔,都有着它特定的设计方式,婉转也并非是单纯的为了婉转,而是在表现着一种固定的情绪。
“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
“奴似嫦娥离-月-宫---好---一--似-嫦娥---下--九-重。”
尽管是没有身段,但是仅仅是唱腔,却足够让这么多人停留,观看,并且,几乎没有人会在一半离开,不懂的,听其中的味道,懂一点的,听其中的腔,若是真的懂的,那就是真正的能够沉浸进去了。
他能够将人带入进去,声音之中有一幅画面,能够表现出任何的喜怒哀愁,能够让人静下来,让人能够仔细的回味,慢慢的斟酌着听。
声音不是荡气回肠,而是余音绕梁,能够听得出,这便就是一个如同广寒宫嫦娥一般的女子,一个贵妃,在君王未至的时间下,那一种寂寥,落寞,却又是清高自赏,百转柔肠的一个女子,等待着君王的到来,一同在这百花亭内赏花饮酒。
“清清-冷落在广-寒-宫-啊---在广寒宫。”
“玉---石-桥---斜倚把栏---杆靠。”
“鸳鸯来戏水---金色鲤---鱼水-面-朝---。”
众人都是沉浸了进去,就连姜然也是沉浸了进去,虽然不是演出,但是既然是开口唱,就要唱好。
想要用声音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表达出来,这是一件极难的事情,但是你只要想做到,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声音能够塑造画面,能够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
有十分气力,便拿出十分,若是平日里的练习都是吊儿郎当,那么真正到了台上,也不见得能够唱好。
“啊,水面朝。”
“长空雁,雁儿飞,哎呀雁儿呀。”
“雁儿并飞腾,闻奴的声音落花荫。”
“这景色撩人欲醉,不觉来到百花亭。”
声音落下,众人很久方才回过神来,依旧是体味着刚刚的声腔变化,那种平和到几乎是没有特点的声腔,最能够带给人以美的享受。
胡琴和声音融为一体,声音能够肆无忌惮的唱,胡琴能够将声腔牢牢地托起来。
掌声不绝于耳,甚至还有人喊着好,姜然都是报之以一笑,侧着身体,微微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