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的色彩,李训神采奕奕道:“就这短短几个月,我感觉哥几个都变化挺多的啊,身上都带有一股社会人成熟的味道”。
姜森眉开眼笑,向四周点头示意,以表示开战在即:“嘿,是一股铜臭味吧。训,我们可都是国企单位就你一人在私企,你那里的味道估计比较重口味吧”。
李训抨击道:“我那商业区,别提有多麽舒服啦。你就在国营大单位慢慢混你的资历吧,等哪天混到头发白了、手脚慢了你也就差不多上位了”。
姜森轻车熟路回答道:“是啊,到时候我们上班也就泡泡茶、看看报、聊聊天。你呢,估计还不知道在那个小角落里啃面包、发传单、谈业务呢”。
李训望着天空,似乎这是个艰难的问题,沉思良久最后说道:“怎么可能,万一我在繁华的CBD商业区楼顶中,坐在露天阳台品尝着美味咖啡看着楼下忙碌的人群。到那时,你羡慕的目光则是我最炫耀资本”。
姜森简直心花怒放,一味嘲讽道:“就凭你说炫耀二字,那就判定你离那层次还有一大段距离呢。我们今后的成就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用来造就新的未知世界,你连这种觉悟都没有,何谈享受高品质生活”。
陈宇呆呆望着姜森,心中有股钦佩感:语不惊人死不休。
就在姜森说出那番话后,李训低声说道:“我幻想一下都不行吗?我倒是希望今后我们都能大展宏图,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活成自己想成为的那类人”。
姜森非要唱反调道:“说不定到时候,你先活成我们曾经最讨厌的那类人”。
李训一连被怼,渐渐窘迫了下来:“生姜啊,也就一段时间不见。你这言语可是刀刀见血,比我做销售人员的嘴皮子还犀利呢”。
姜森以胜利者的姿态,彪悍道:“这才哪到哪啊?你也就怼你还行,在工作中我可是谨小慎微,话都不敢多说一句”。
李训耸拉着脑袋,无奈道:“我以为就我一人感到工作憋屈呢,没想到你们也都是夹着尾巴做人哈”。
姜森略带失落道:“生活所迫,别无他法”。
李训声音平静下来:“我们还是去报告厅参加毕业典礼吧,心中的委屈、工作的不悦、生活的窘迫等等还是等到我们酒桌上再说吧”。
听到这里陈宇突然恍惚了起来,也就在此刻校园广播响起:
那片笑声
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
每个角落静静地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
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那些花儿》
伴随着朴树的《那些花儿》陈宇再一次面临说“再见”的时刻来到了,细细回想起这三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淡然地发现这三年自己沉淀了许多,不再是那个吹毛求疵、意气用事的年轻小伙了。虽然有时候内心深处依旧有一座难以融化的冰山---‘傲气’,但是经过这段光辉岁月的沉淀与积累,自己也有掌控情绪的新思路、新方法。
三年时光不长也不短从一辈子来看三年只是人生道路中的一小段路程,从青春的角度来看三年却是一段不可抹去的情感记忆录。在岁月的磨合中陈宇发现高中三年决定今后人生的轨道,而大学四年能确定今后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朝师生情终生铭记于心,学子闯天下母校静佳音。离开校园的那一刻,坐在飞速行驶的地铁上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仿佛坐上一班告别青春的列车,而终点站却是成长、成人、成熟、成功。
兜兜转转几班地铁后,回到蜗居的合租房中,曾经的豪言壮语、豪情万丈瞬间被拉回低谷进入现实。本以为自己只要能力强、够努力就会取得相应的回报,可是经历社会大染缸实习大半年后陈宇渐渐发现中国特色主义社会不像资本主义列强那样只有黑白、正反、对错,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偏偏喜欢另一个宽度“灰”、“中”、“平”。
遥看中国千百年历史,不可厚非的说中国的成败兴衰往往是与‘人’、‘仁’结合在一起的,再看今今时今日的社会人群,绝大多数人都在追金、追名、追利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原来幻想成为‘富人’融入金字塔顶端人群的陈宇,在三年青春岁月的积累、沉淀中他不再是执着所谓的‘富’,而更加执着于所谓的‘人’。因为“人”是把握主导方向的指南针,而“财”、“利”、“名”等物质圈中产生的金字塔,只是片面性余光。如果人不能够好好的利用与发挥金字塔顶尖的光辉、平台照耀自己、服务他人乃至延伸到整个社会,那它将注定只是浮华尘埃中的一粒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