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初入江湖尚未配剑  三年实践五年改变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午后的咖啡店,阳光慵懒而惬意

坐在对面的小白领淡雅从容品鉴着高雅都市生活

深夜的小酒吧,灯红酒绿且迷人

坐在吧台的小青年孤独寂寞品尝着无奈落寞生活

清晨的早餐店,曙光犹在且清新

坐在街旁的小年轻悠然自得品味着未知理想生活

走出军工厂姜森一步两回头依依不舍的离开,也许是上天感受到了姜森一腔保国热血,所以在不久之后姜森将把自己青春挥洒在这里。而此时的李训、陈宇顾不上伤感,他们比较洒脱的离开军工厂,不带一丝留恋,军工厂旅途中只留下他们浅浅的足迹、深深地背影。

“训啊,今晚夜宵怎么说”。姜森不屈不挠反复提醒道。

“你好意思啊?我选择民用,他们内部安排只招本地人,你认为这面试公平?你我在这场面试中起点就不在一个频道。这顿饭我请但不是今天,爷今天要好好准备明天的面,等哪天我面试成功,这顿饭我就请”。李训叹口气,说道。

姜森有些懵,点头附和着,可细回想:“不对啊,你民用陈宇也民用。咋陈宇就面试那么久呢?你这差点把我绕进去拉,你面试成功请吃饭是你面试成功,咱赌约是赌约,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陈宇看了看、听了听、想了想,屁颠屁颠的采访姜森道:“姜先生,今日面试你很成功,你能说说对于面试官所说的本地人和外地人你怎么看”。

其实,陈宇并不是因为看姜森以咄咄逼人的姿态欺负李训,而是因为此时他心中有一团无名火,那就是所谓的“排外心理”。在这场面试中陈宇、李训原则上没有输,但实际上从一开头就输了,而且输的莫名其妙、干净彻底。此刻他会帮李训则是因为他们都是外乡人,在此刻他们只能相互抱团找一个无辜的人泄泄火。

李训听完后,感觉找到帮手了,自己心中的那一团火也熊熊燃烧了起来:“姜森,你看这平时脾气好的不能再好,不管你怎么骂怎么调侃的陈宇都对今天这排外事宜有抵触心理,你说我能给你好脸色看嘛?”

姜森仔细想了想,觉得他们讲得有理有据,而自己现在如今已完全抓不到陈宇言语上的逻辑漏洞,于是只能缓和说道:“其实吧,也并不是所有上海人排外,你看我们周边这几个会排外吗?排外人群主要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人啊,还不是因为你们外地人太强、太牛逼,因为外地人到来将本地人的金饭碗、铁饭碗都抢掉了,他们能不排外吗?要我说啊,一般有排外心理的上海人那就说明他们本身能力就不强,从心底就害怕你们外地人”。

姜森感受到他们愤怒的内心,然后顺着他们的火焰气息:“央企、国企现在是上海人最后的支柱了,改革开放后多少人纷纷下海经商,这还没过几年就将上海打造成为现在全球的金融中心。可是谁又真正会理解真正的老上海人,他们没有你们口中说的那么有钱,房价很高他们有房,可他们房子是资产但同时也是他们命根子,他们能将房子变现?”

“要说有钱上海本地人还不一定有上海外地人有钱,他们唯一比你们多的不就哪一户口吗?但现在时代也已经变了,等着一批60、70后过去未来还不是主宰在90后手中”。姜森怂了,不停地缓和道。

陈宇也感觉自己此刻言语有些太过了,自己内心不爽不应该将痛楚转移到其他好友身上,最终露出喜悦的表情,过来拍了拍姜森:“这是上一代人的恩怨,咱既往不咎。清晨只是随便吃了些,面试这麽久现在都饿了,是不是先找个地方填饱肚子啊?”

说到吃,同学们摸了摸肚子才意识到现在都下午了。

“要不就吃快餐吧,肯德基、麦当劳挺近的”

“要不找个地方吃点米饭”

“要不坐车去市中心看看那边有什么好吃的”

……

偌大的群体在叽叽喳喳几分钟过后细分为多个小集体,每个小集体都朝着自己想要的美食前行。

“走吧,咱们也别闲着呗,就近解决一下温饱问题可行吗?”李训耸了耸肩,扭了扭脖子,尽量让自己言语不那么单调。

掏出手机点开美团,”重庆小面、老鸭粉丝汤、四川冒菜、沙县小吃、鸡公煲选哪个呢?要不就速度快、简单、清淡点?”姜森无不认真说道。

“那就最简单的吧,沙县小吃”陈宇望了望,给了对方使了使眼色。

最快速度扫荡完餐桌上的美食,平时吃起来并怎么美味的沙县小吃,如今在这群饿了许久人的口中显得是那么秀色可餐。

饭后百步走,就这样慢悠悠走到地铁站。坐上地铁陈宇迷瞪了一会儿,再醒来时已是到了上海市中心,通过窗口看到那悠然自得坐在CBD区商业大厦下咖啡馆的小白领有说有笑畅聊着,在地铁飞速穿梭中陈宇望着那即将在夜晚变得灯火璀璨的小酒吧,再细细回想起自己即将步入社会,自己又将是生活在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