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帖经问义  大唐慎重型发明家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爱民,隆礼敬士,尚贤使能,这些对统治者来说,都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也是长治久安之策。”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不仅是统治者,做臣子的也应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从载舟覆舟的典故一直说到以铜、古、人为镜,再到最后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那句经典,早已让众人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

这其中,时任尚书左丞的魏徵最受感动,平日里他也是素以直谏闻名,无论是什么样的事,他都敢于直面圣,指出他的不足。

而贤明的李二陛下总是能听得进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那句“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简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这蓝田伯哪里是不想入朝为官,这分明是看透了世事,不屑于与他们为伍吧,此等高风亮节,他魏徵是自愧不如的。

这些话不仅说到了魏徵心坎里,更是说到了李二的心坎里。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有此等忧国忧民之臣,何愁不收复江山,又何愁突厥再来犯边?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