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士似乎对于这园林的设计和装置非常感兴趣,一直低声与身旁的徐家老爷交谈,一边双手比划。
“这檐前若以中空长短之管接驳,下雨时水声叮咚,便可成乐音。”
“这儿可安一面透光晶石,既可吸纳日光,还可纳全人面…..”
文士说得眉飞色舞,指手划脚,只是身旁的徐家老爷对如何改建此院全无兴致,一脸不耐。
这时,斗茶开始,身遭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秦洛收回视线,落于眼前景象。
斗茶,兴于唐,而风行于宋。
其热烈追捧程度不亚于现代的选秀活动。
斗茶分为斗茶品,茶百戏和斗茶令。
斗茶品其实就是评比茶叶品级,在现代的论坛多有描述,但道听途说是一回事,现场亲眼所见又是另一回事。
此种盛况,只能用四字形容。
叹为观止…..
数十黑底白瓷的杯盏同时上下起落,身穿刺绣锦衣的斗茶操作者风致潇洒,双手起落倾旋,运用自如。
白色汤花和黑色建盏争相辉映,茶汤变幻散聚。
火炉、杯,茶色……
芬芳浓郁的茶香绕索,延绵不绝.
再到分茶比拼,也即是茶百戏又是另一番瑰丽景象。
搅、注、点、画……以水为笔,碗为帛,以茶为注色.
气势恢宏,让人恍若入太虚幻景,应接不暇。
秦洛心中一动,看来凡与雅事沾边的物事,必定大热。
陈师行从旁悄声问:“秦弟,这斗茶可是精彩?”
秦洛点点头,“的确精彩,陈师兄,看到此斗茶,我忽想到有一事可与你合作。”
秦洛用词古怪,陈师行未及反应。
秦洛微微一笑:“墨汁,陈兄可是听说过?”
墨汁?
秦洛点点头:“我正在研制一种墨汁,若是此墨汁能成,则可供天下之用,到时,可以举行如斗茶一般精彩的斗墨……。”
陈师行尚未答话,一把声音自身后响起。“墨汁?说来听听?”
不知什么时候,那位中年文士挤到他的身旁,笑容可掬,看着两人。
“您是…..”陈师行有礼问道。
“我姓沈…..”
秦洛忽然问道:“先生可是姓沈名括?”
“对啊,你怎么会认识我?你是谁家子弟?”
秦洛轻吐一口气,沈括啊……!.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皆是有缘人。
沈括和徐禧一样,是永乐城之战的关键人物。
历史上的沈括似乎一直在贬官和升官中度过,此时他不在京城,而是跑到江宁,这是被贬官了吧。
这个历史上畏妻如虎的古代科技大佬,长着一张圆脸,额头宽大,眼神分外明亮,看上去比较年轻。
极其不愉快的婚姻生活似乎没有影响他对科学的孜孜追求,对新奇事物,他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
“沈学士!”秦洛对沈括叉手施礼。
“不必多礼,快跟我说说墨汁!”
“墨汁是以桐烟和漆烟制墨,再加以麝香、梅片、冰片等香料,无需研磨……”
“如何保存?”
“需得防腐……”
秦洛刚介绍到此,就有人过来恭请沈括,说斗茶令准备开始。
沈括笑呵呵地拍拍秦洛的肩头,道:“回头再找你。”
众人刚归座,缈缈琴音便自水中而起,清澈明净,若流水,若清风……..
让人心中不由一荡。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有人情不自禁站了起来。
一只简素小画舫,从庭院的湖面飘来,若天外飞仙。
琴声潺潺流动,更近了。
忽有人低呼一声:“是易樊楼的琴操姑娘!”
琴操这个名字说出,众才子一阵耸动,脸露惊喜之色。
这位琴操大家可是江宁行首,琴艺一绝。
不是谁都请得动她,也不是谁都能有机会聆听琴音。
一亲芳泽更是难度指数极高的事情。
原来这斗茶令才是今日斗茶的压轴之戏。
今日有福了。
众人脸上笑意如十里春风。
所有人都注目琴声的来处。
秦洛也跟着看了过去。
画舫靠岸,船头上站着两列盛装少女,每人手执一支横笛,围拱着中间一个手抚古琴的白衣少女,十六、七岁模样,妆容清淡,粉妆黛眉若轻云蔽月,流风回雪。
湖上吹来一阵清风,香风阵阵,伴着茶香,更熏得众人晕晕欲醉。
众人皆屏息静气,似乎弄出任何声音都会唐突佳人,唯有眼睛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