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听到朱由校这样说的时候,才发觉朱由校的决心之坚决。
赵文华是嘉靖时期臣子,也是当年严党的得力干将,还曾为皇帝进献据说能使人“枯木逢春”,“金枪不倒”的百花仙酒,在当年可谓是红极一时。
但就在严党行将倒台之际,他被人检举并被抄家。可奇怪的是,账簿上记载他贪污了几十万两,可他家里的财产只有十几万银子。
愤怒的嘉靖皇帝怎么可能就此罢手?那可是个得理不饶人的主!
于是,赵文华的后人便悲催的继续还着钱,甚至一直还到万历朝也没有还完。
朱由校把这个赵文华单独提出来,用意很明显:“只要你们敢伸手,朕不光让你一个人倒霉,甚至还要祸及子孙,“泽被后世”!”
当然,如果张问达真的把这句话转述给了御史们,恐怕朱由校就少不了一个“桀纣之君”的名号了。
毕竟,就算是在后世史学家们的眼光来看,嘉靖皇帝此举都算不上光彩,更不要说在当下这个“死者为大”的时代了。
这也算是张问达替朱由校考虑的一点,毕竟他也开始喜欢上这个敢想敢干的少年天子,自然不希望他在朝臣的心目中留下什么坏印象。
这样一来,皇帝手里的大棒就算是高高举了起来,只看有没有人敢伸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