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价位着实让陈希吓了一跳,他之所以想要看看这个香炉还是对它的造型比较感兴趣。且不说真假难说,就算是真的,自己手里也没有这么多钱。
一旁的买家心理清楚这件宣德炉的价格,如果是民国时期仿制的话,价格也就在几万块钱,绝对到不了十五万块的高度。
但一行有一行的规矩,买卖双方在讲价的时候,像自己这种不参与买卖的应该保持沉默,不要发表过多的评论。
“不好意思啊,我没带这么多钱。”陈希站起身,无奈地摇摇头,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卖家可不打算就这样轻易地放过陈希,拉住他的胳膊,“小兄弟,你看这样,如果你诚心想买的话,十万。绝对不能再低了,再低我就亏本了,当初我收的时候还花了九万呢?在我手里呆了一年,怎么着也得挣点保管费啊。”
一下子就往下压价了三分之一,看来古董行业的水真得很深。
陈希还是摇摇头。
“那你出个价吧,我看看合不合适。”卖家很显然不想失去陈希这个买家,准备做最后一把努力。
这么多买家在场,陈希本不打算影响卖家的生意,但卖家似乎并不领情,执意要坑自己一把,既然这样,那也就没必要照顾他的生意了。
“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说实话吧,我也是干古董买卖的,今天来刘家园就是想找几件真货用来装饰一下门店,把这个炉子拿回去岂不就是砸了我的招牌吗?”
卖家有些慌神了,他原本已经认定陈希是一个古董小白,但没想到他竟然是同行。现在没办法,只能自己认栽,刚才确实有些托大了。
“得,实不相瞒,这件古董是民国时期仿的宣德炉,我用九万块钱收回来。”买家从陈希手里拿回了铜炉,这一桩买卖已经黄了,肯定不能影响其他的买卖。
“民国仿制的,我看未必吧。”
“此话怎讲?”站在陈希一旁的一位外国大妈,手里拿着一只铜牛,用蹩脚的汉语问道。
“民国时期应该没有气焊技术吧。铜炉的两个耳朵和铜炉并不是一体的,两者之间有一个非常细小的缝隙,这应该是使用了一种超高的焊接技术将两者之间连接在一起的。而且铜炉底部那两条龙有的线条过于笔直,有明显地现代的刀工在里面。至于三足底部的磨损也是用现代磨损技术做旧的,并不是使用的缘故造成的磨损。”
自从陈希接手铜炉之后,就开始使用十倍瞳力观察,已经注意到了这些小的细节,猜测这个炉子是现代仿品,直到买家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个炉子卖给自己的时候,他就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看法。
至于现代焊接技术,现代刀工以及磨损技术这些词汇,都在冯教授送给自己那本《古董鉴赏当中提到过。但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陈希却不清楚。刚才的那一番解释,也不过是把书里提到的东西临时拼凑道这上面的。
他心里也没有把握确认自己说得是否正确,但从效果来看,确实已经将众人给唬住了。
无论是围观的买家还是卖家,眼神里流露出来的情感都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