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大师云集  艺术聊天群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法国印象派大师,生于安的列斯群岛的圣托马斯岛,1903年于巴黎去世。

这样说可能大家也是一头雾水,不过如果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稍微有点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位印象派大画家。

我换个说法吧!

2014年2月5日,毕沙罗油画作品《蒙马特大道,春晓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进行拍卖。估价700万至1000万英镑,经过场内激烈竞争,最终以近1970万英镑(合人民币近两亿元)成交。

这样说,大家应该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映象了吧。

————————————————————

其实在一个团体里,总有几个特别显眼的孩子,在外边各种折腾,例如高更,例如莫奈。

但也总有那么一个成熟持重的大家长在默默坚守和维持着表面的平和。

卡米耶·毕沙罗堪称印象派团体中的“中流砥柱”,尽管其他几位印象派大师的“社会知名度”比他大,但总体作用仍有所不同。

毕沙罗是唯一参加了印象派所有次展览的画家。不管外界有多大的压力,也不管内部有多大的纷争,毕沙罗静静地坚守着,先后吸引了塞尚、高更、修拉、西涅克等参加联展。

相信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这么一个让后印象派三杰甘愿称呼为老师的老者在后世却没有多少出名度呢。

因为相比较于梵高,高更,甚至是莫奈的悲惨经历来说,卡米耶·毕沙罗实在是太幸运了。

在那时代他家也算的上是贵族了,吃喝不愁、画画不愁,难得的是父母还开明,既没逼婚催娶,也没催生二胎,还任由他去追寻梦想了。这样的人生故事,显然没有太多爆点让人们去猎奇。甚至是才子佳人们常有的风流韵事,似乎也和他沾不上边什么边。

他自己本人也没有任何想要宣传自己的意思,在那个没有发达的信息沟通的时代,在现在这个没有爆点就很难火起来的时代,似乎卡米耶·毕沙罗没有那么大的知名度也是理所应当的。

在那个时代,印象派是不受待见的,连名字都是当时挪谕他们给取的,不受欢迎的他们自己组建了小圈子,自己办画展。

那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代表,梵高爱画向日葵,莫奈喜欢睡莲,这些都是有着极强装饰力的画作。

唯有毕沙罗喜欢画朴素的风景,但是风景虽多,却让说不出一个代表性的元素来。且他这人太谦虚内敛,超不爱那种浮夸的风格,固执的相信,平凡的风景同样具有感染人的魅力。

所以人们记住了那些爱扑腾的孩子,却忘了有个大家长帮这些孩子们努力维持了一个“家”。

毕沙罗的画乍看之下很平凡,既没有梵高的热情和忧郁,又没有高更的阳光和原始,但看得久了,就越来越品位的出其特色。

沉稳,温情,结构严谨,极其具有画面感,带着浓浓的古典韵味,所画的风景色彩总是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给人以轻松,愉悦,美好充满生机之感。

——————————————————四千字大章,求推荐,求收藏。

卡米耶·毕沙罗:小朋友,票子交出来,给你吃糖哟。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