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风小迟(求推荐)  艺术聊天群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夜晚,温澜和汪阳颤抖着右手坐在饭桌前,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姿势,没有着力点,两人觉得自己连饭碗都端不起来了。

“知错了吗?”孔鹤松坐在主位上,绷着脸看着俩人:“人,学勤三年,学懒三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知道吗!”

“知道了。”温澜低下头,最近确实是他疏忽了,只顾着画西方画,完全忘了国画的历练,要不是天赋好,水平保持不动,估计今天晚饭也别想吃了。

看着两人认错态度良好,孔鹤松才软化了一点态度:“吃饭吧,吃完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上课呢。”

孔奶奶一向不管孔鹤松怎么教育孩子们,看着这事儿过了,忙给两人添菜:“多吃点,这都是我特意给你们准备的,你俩最近都瘦了。洋洋也是,男孩子还是要长壮一点才好,来,吃个肉!”

“够了够了!奶奶。”汪阳有些吃不消孔奶奶的热情。

温澜坐在旁边,看着两人一个挑一个躲,和孔鹤松对视一眼,随即放声大笑起来。

孔家的餐桌上一向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一顿饭吃的很是热情,就是两个大小伙子直接撑得走不动路了。

与此同时,北平的中央美术学院。

一群人围坐在一个办公室内,有白发苍苍的教授,有年纪轻轻的学生,他们都围坐在桌子前,看着电脑屏幕上的画。

大家都没说话,寂静的房间闻针可落,一个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的老爷爷手里端着茶杯,热气在他面前飘荡。

“呼”

老人吹开面前的雾气,赫然便是央美的名誉教授,和孔鹤松一个等级的风贺文。

本文现实人物,均为杜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风贺文,今年刚过七十大寿,和严肃的孔鹤松不同,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种温文尔雅,通情达理的老爷爷。

但实际上,这位屡次三番在国际上挑事的老头子可不是好惹的,孔鹤松亲切的称呼他为“笑面虎”。

风贺文,华夏美术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西方油画专家,在国际上很有声望,其代表作有《空灵,《芦苇荡,《百花系列,《少女系列,擅长写意人物,写实风景,其画风多含蓄内敛又暗藏锋芒。

年轻时候在外求学,辗转多处,德国,法国,意大利,几乎每一个艺术之都他都去过,大大小小的画展办了不下百次,每一次都人满为患,和孔鹤松并称为华夏美术界的顶梁柱。

国画方面有孔鹤松,一言九鼎,无人能出其右;西方油画方面有风贺文,水平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有极高的话语权。两人都是国宝级的人物,不过两人一直不对付,见面就掐,央美和蓉大的矛盾也有一部分他俩的原因。

“怎么样,有什么感触?”风贺文慢悠悠的喝着茶,轻飘飘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回响。

见没人理他,风贺文敲敲茶杯:“别愣着,说说看这两幅画。”

一个长相英俊,大约二十几的男人走出来,轻咳一声,把众人注意力吸引过来后,思忖了一下说道:“劲敌,无论是这个温澜还是这个汪阳,我们了解的都不多,特别是这个温澜,除了统考,我们几乎没有他的任何了解。

如果单从画来说的话,温澜这幅画都可以排在两院的第一,连汪阳的实力也力压我们学院。

先说说这幅日出,用色大胆又不突兀,笔触坚实有力,大胆恣肆,把日出绚丽的光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他大胆地使用最强烈的色彩,因为他对自己的色彩把控自信到了极致。

但是我真的没想到,《希望这个题目的第一名会是一个人物画像。

构图严谨,看上去作者是个很沉稳的人,但是沉稳的同时又不失松散,松紧有度,是个老手。

画中的中年人拿着一张纸,虽然看不清脸,但我们明显知道他在哭泣着,桌子上摆放着向日葵。

门口出现了一个邮差的阴影,侧面打光,把两者的阴影交叉在一起。冷暖对比强烈,光影处理这些就不说了,我们直接看内容,这个画面一下人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故事情节去。

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这个人应该是荷兰画家,梵高,背景虽然处理的模糊,但是可以看得到上面都是梵高的代表之作。

很难想象,一个大一学生,居然可以做到这种地步。

对于细节,色彩,轮廓,阴影的把控无与伦比,我真想见见这个人。”

风贺文点点头,示意激动的年轻人淡定一点,浑浊的眼睛看向剩下的人:“你们呢?”

大多数人都无奈的笑了,这两匹黑马太强了,谁也没想到这次蓉大直接憋了个大招。在座的参赛者都没有绝对的实力说一定能战胜他们。

之前那个说话的年轻人犹豫了一下,指着角落里的一个少女说:“如果小迟愿意参赛的话,那应该没问题。”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