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阳光升起的时候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017年,已经23岁的陈光明终于拿到他想要的大学毕业证,虽然仅仅是一个专科学位证书,但是对于光明也是十分重要。因为它代表着光明的青春,在这个美好的青春中,他无怨无悔的奋斗着,同时一本证书代表着奋斗的历程与艰辛。这是温暖的7月,同时这也是伤感的7月。光明终于迈出了校园,走向社会,他是兴奋的,又是伤感的。他对社会一切的一切并不知道,社会是美好的,更是残酷的。俗话说:有灯光的地方就会有黑暗的影子。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对于天真有志的青年。他们总是想逃避着黑暗,但是逃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只好咬着牙去承认事实的冷酷,与冷酷中的一丝温暖。

陈光明,这个身高13的大男孩,有着白嫩的皮肤,一双大眼睛。如果仅仅看外表,那么在每个女孩心中,他肯定是一个美男子。这也许是上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给了你美貌,却失去了正常。他天生就是一个脑瘫儿童,他肢体有些不协调,说话不算太清楚,但是不妨碍他的沟通能力。他的家人希望他阳光,快乐的生活下去,因此用了“光明”二字作为名字。他奋斗着,他努力的读书,尽量的与正常人一样去学习,去考试,去生活。想想一路的艰辛,在他眼中一切的一切是值得付出的,虽然并没有好的收获,但是对他无怨无悔。他想起怎么去高中,又是怎么上的大专,这一切都是努力自己的结果,还有父母这个巨大的靠山,不断的安慰他。

回忆总是痛并美好的,那是2011年的夏天月初的一天,中考发布成绩的时候,窗外唰唰的阵雨,不时有雷鸣的光顾。七月的天气,娃娃的脸,说变就变,让人难以揣测。今天是中考成绩下来的第一天,孩子们等不及都在拨通电话,在查询着自己的成绩,同时也是正在迈向高中更高的门槛去做准备,等待着他们是更多的困难与艰辛。这时候陈光明也等不住,想尽早知道自己的成绩。

陈光明:老妈,今天发布中考成绩你帮我看看呗。李萍:好,不过我感觉你好像不能考的太好,一定要忍住。光明无奈的点了点头。李萍拨通了电话,说了儿子的总考证号码,电话那里只是回答:您的成绩总分“300”分,母亲无奈的挂了电话。光明焦急问妈妈:多少分啊?李萍无奈的笑了笑:只有300分。光明想象的分数应该是“400分”,即便不是400分,也应该390左右,他还是无奈的笑了笑。李萍责怪的说:平时叫你练字你总说没时间,现在好了吧!连第二高中你都去不上。光明你想想是去第四高中,还是直接去技校。光明心中想着:第四高中,技校,那里的人什么都干而且素质肯定是不如高中毕业的学生。于是还是迫不及待地对母亲说:我还要念高中,大舅家的李博文大哥,念高中,考一个好大学,现在在北京发展呢。我也要努力学习,将来也要去大城市。我不想在家,咱们这里是辽宁省,发展哪有北京上海好,即便我在辽宁,我也想在沈阳发展,不想回家,辽宁省铁岭市,真的很不好,这里的人很懒惰,没有激情。真的与李博文大哥的城市有着天壤之别啊!李萍:博文大哥是你能比拟的吗?你博文大哥认真,聪明,再说他比你底子好。你虽然这三年认真读书,但是以前的六年时光,除了做作业,剩下时间都在玩,期末考试也只是个及格。如果你真的想继续念高中,我给你想办法,但是你给练字。陈光明无奈的点了点头,这毕竟不是他想看到的。那个年代,高中还可以自费上,也许光明想明白一定要努力上学,不然他可不想变成第二个陈帅哥,不光光是丢家族脸,更重要的无所事事,每天只是与游戏机相伴。妈妈也懂光明是一个努力上进的孩子,不想那样的堕落下去,于是勉强答应下来。

正巧母亲的闺蜜文慧阿姨找她,好长时间没见面,趁着暑假可以好好说说话。文慧:今年光明参加中考,怎么样?李萍苦笑了一番:总分才300分,还一心着想上高中,不知道今年能去哪里念书。文慧知道了李萍的烦恼,文慧安慰着李萍:既然光明想上高中就让他试试吧,这么年轻进入社会没有知识与涵养,到社会一定会吃亏的,或者成为个混混,还不如让他上高中,这样你也好放心。他想上学我再看看,能不能让他赶上这个自费的末班车。的确光明最后还是成功的去了第二高中,虽然花了许多钱进去高中,但是肯定是一个好的结果,他不会惹事去。三年的时光,不长夜不短,每一天光明都为着理想而努力学习,即便这个希望很渺茫。现在想想他自己好傻啊!智能手机,也许对他而言,是一个新奇的玩意儿,除了偶尔玩玩QQ,他不知道啥叫微信,他基本上与世隔绝了。每天除了课堂,就是各种各样的习题。高三的一年,更是魔鬼的2013年。但是这些对于他来说,这些都是小事,高考才是心中最要紧的事情。他最薄弱的是英语了,他记得上高一前李云华大舅就教他英语,虽然只是与母亲是同一家族的舅舅。但是这个舅舅可不比亲舅舅差到哪里去,光明平时心里不痛快,或者没事最能磨讲英语的人,光明更是霸占了他的星期六,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