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行星轨迹  中古星球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段漫长无比的旅程,而且更让人绝望是,那个星系还不在这颗小行星的前进轨迹上,而在这颗小行星的前方最近的星系,则有五十光年。

是继续向前走,还是调头呢?

调头这是个问题,直径上百公里,体积数万的立方千米,质量在上亿吨小行星怎么调头呢?难不成还能给它装个火箭发动机不成?

火箭发动机李维斯是没有的,虫巢更是造不出来这么高科技的东西,不过李维斯还有别的办法。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初中物理的水平,谁会不知道呢?

在茫茫宇宙,你向前丢一个东西,在反作用力的推动下,你也会跟着后退。

这就是李维斯想到办法,从这小行星上往外丢东西,利用这种反冲作用力来改变小行星的航向。

不过这就需要来几个大家伙,用足够大的力,丢出足够还有足够多,足够重的东西来才能改变这颗小行星的航向。

为此李维斯又在自己基因库里面搜寻起来,找到了一种巨大的,像是马陆一样的生物。

这种生物不知道是宇宙那个星球上产物,能长到上百米,头部有着两个枚巨大的牙齿,能够迅速的在途中挖洞。

而这种生物还有一个恶趣味,那就是会吞食他们挖掘的土壤,然后从后部的泄殖腔喷出来,吸引异性交配。

于是这种奇葩生物便成了李维斯改变小行星航迹的首选,这个小行星别的没有,土还是挺多的。

就这样李维斯便将这种生物基因重新修改,并融入了其他生物的基因,让这种生物变成了虫巢一个附属器官。

经过缜密演算,李维斯推导出了合适的修改小行星轨迹的地点,于是虫巢便有铺设了十条管状器官过去,然后让末端发育成了十只巨大的马陆虫。

这些马陆虫依靠与虫巢相连的管状器官提供生命所需,根本需要进食,于是它们便整天的挖土,吃土,吃成了一个大胖子。

然后抬起巨大屁股,利用体内腔道的强力收缩,将吃下的土高速喷射出来,一点点改变了小行星的轨迹。

经过连续三十年的不懈努力,这颗小行星的总算是划了一个巨大曲线,转向了距离最近的那个星系。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