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原来当过兵,还参加过战争。”
崔不平的眼睛里,瞬间燃气的熊熊之光,似乎已经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地方。
“班长叫钱友,比我还小了两岁,我们都是结婚比较早的人,后来才入伍参军……”
崔不平一向少言寡语,在部队上,几乎没有人愿意和他说话。
只有班长钱友,不时会扔给他一根烟,后来熟了,也会很随意地到他口袋中找烟抽。
崔不平的朋友,似乎只有他一个。
谁都没有预料到,战争,真的来了,而他们作为边境部队,是最先投入战斗的。
一次围剿敌人时,崔不平没有留意到地上的地雷,差一点就要光荣。
崔不平才入伍没多久,根本就没什么经验。
他料到,自己这一次是死定了。
但他没有死,在他的双腿都在打颤的时候,班长钱友已经冲了过来,用手压住了他脚下的地雷。
随后,他就让崔不平慢慢移开自己的脚。
崔不平起初并不敢动,但看到钱友正趴在地上,面部就朝着地雷时,他开始有些信心了。
说什么,也不能辜负了班长用命保护的这份情谊。
他的脚慢慢地移开了。
钱友大叫了一声,“快跑。”
崔不平收到班长的命令,没命地往前跑,才跑出十几米远,就听到爆炸声响起。
随后,崔不平也晕了过去。
等他醒来时,已经被送进了医院。
他艰难地起身,打听班长钱友怎么样了。
守在他旁边的战友孙聪一句话也不愿说,只是流眼泪。
班长钱友的人缘很好,对每个站有都很贴心,所以,他很得人心。
崔不平知道,钱友一定是没了。
告别钱友的遗体后,战友就在整理钱友的遗物,发现有一封给崔不平的信。
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像是一封遗书。
钱友拜托的事只有一样,如果他死了,请崔不平帮忙照顾他的儿子。
战争没有持续多少时间,因为负伤,崔不平也没有再次投入战斗。
本来参战人员可以继续在部队,升职的可能性也很大。
但让他的战友意外的事情出现了,崔不平选择退伍。
“好不容易参战了,能有机会到军校去深造了,你小子居然要回家,你来当兵,到底有没有想好是为了什么?”
孙聪还是代表战友们,劝了这个一向少言寡语的汉子一句。
然而,崔不平还是坚定地想要走。
退伍的批准很快就下来了,除了拿到一个战斗二等功之外,他几乎什么也没拿到,就回了家乡。
此时,他的大女儿和小女儿分别已经六岁和四岁了。
他很快就找到了老班长钱友的家,那里距离他所在的村并不是很远,都在一个县。
钱友的家里早已知道,钱友牺牲的事情。
老婆还很年轻,在认真考虑了很久之后,还是决定离开。
钱友的父母没有阻挡,只怪自己老两口命不好。
崔不平表示了自己愿意照顾钱友儿子的想法,老人们虽然生活很困难,但也不愿将钱家唯一的男丁让别人去照顾。
商量了好久,老两口还是拒绝了崔不平的好意。
崔不平表示,自己愿意每个月拿出一些钱,给钱浩做生活费。
这一点,老两口也没有拒绝。
本来事情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人背起来的时候,喝水都会塞了牙缝。
两个月以后,钱浩两岁的时候,家里就遭了泥石流,房子全被滚滚而下的泥沙淹没。
爷爷奶奶为了护住他,把他装在木柜子里推了出来,但两位老人,却被泥沙瞬间淹没,只能看到那木柜子慢慢地滑到山脚。
之后,崔不平就帮着钱家的女儿们处理了两位老人的丧事,提到钱浩的抚养,钱友的姐姐和妹妹们都表示自己生活困难,实在没有能力。
崔不平知道,钱浩只能由自己养了。
一开始带着钱浩回家的时候,老婆并不接受,崔燕和崔莺却很喜欢这个小弟弟,每天和他一起玩,很开心。
崔不平和老婆沟通了好久,终于将那个故事也说给了老婆听。
老婆也不是蛮不讲理的人,听了之后,就紧紧拉着崔不平的手。
“不平,但我们现在养两个,已经够难了,如果再加上一个,可能会……”
崔不平轻声安慰老婆,眼中透着坚毅的光,只要肯干活,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他拼命干活,但就算再拼命,天地也就只有那点,打下的粮食,也就只够温饱。
转眼间,崔莺上学了,跟着没两年,崔浩也上学了,姐弟三个的学费,又是一笔新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