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站在楼上的,藏在林中的  恭贺新禧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消失不见了,毕竟这篇经文可以说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本。他下意识念起熟悉的经文,却看到无数光字浮现在眼前,上下翻飞,组成熟悉的字句。以心神观己身,可以看到一片光壁,其上是第一卷经文。

大概,这才是这卷《楞严经》本来的样子吧。

辛岁有想过离开驿站,到天下各处去游历。如今他已经孑然一身,好像第一卷经文也无法再有精进,到各处游历,能增长见识,说不定也能有些机缘。但考虑再三,他决定等等,起码为老爷子守一年丧吧,要离开这熟悉的家,自己也实在舍不得。

现如今朝廷公文少得多了,辛岁在驿站也闲不住,总是到秘密基地或者林子里转悠,采些草药,制作些小零碎。

他现在掌握了控制自身气息的办法,不畏惧诸多猛兽,有时候走着走着,就往密林更深处行去,有好几次都迷了路。

不过他能通过“桃始华”追溯自己来时的路,倒也算不上什么麻烦。

夏季西南多雨水,有天辛岁在林子里晃悠久了,采了几株珍稀药材,没能及时回去。为了避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大树洞,走近却发现里面已有篝火余烬。

他一直隐藏着自身气息,没有贸然进入,小心翼翼拿出自制的涂抹了强效麻醉药物的箭头,安在木质箭杆上,看准角度张弓拉箭,“嗖”的一声射进了树洞。

箭声才发,洞中传来动静,一个人影翻腾而出,动作迅疾无比。不过躲闪不及,还是被箭头射中胳膊,跳到洞外虎视眈眈瞪着辛岁。认真瞧去,竟是一个年岁不大的小姑娘。

药效发挥很快,她还没来得及扑向辛岁,就倒在地上。

她上身穿着圆领大襟的黑色短衣,下着苗绣靛蓝百褶裙,手腕膝盖处戴着兽皮做的护套。头发披散,皮肤是健康的麦色,身体多处有擦伤划痕。

原来是个苗人。

苗人是当地一些不太开化的少数民族。他们聚居在密林里,不与外界沟通,反正自打辛岁来这以后就没见过,没想到今天见到一个。

辛岁不想害人,把这个苗人女孩拖进树洞里。幸好树洞够大,待得下两人。他重新生起了火堆,慢慢烤干身上的衣服。估摸着药效一过,她也就醒来了。

幸好自己没用涂了毒的箭头,不然,这小姑娘估计就一命呜呼了。

其实在外人看来,这两个孩子身高相仿,年岁其实差不多的。不过是辛岁一直保持着二十岁的心态和看法而已。

等到天亮时,雨才将将停住,那位苗人姑娘也悠悠醒转。醒来的那一刹那,她就准备翻起伤人,但是却没有摸到腰间的粗铁武器——早被辛岁缴械了。

辛岁正在烤一只雨夜撞死的野兔,尽力向她展示出和善的笑容,笑得有些傻。同时一只手背在身后,悄悄握住了匕首。他觉得光凭体术,自己应该是打不过这个姑娘。

姑娘没有辛岁想得那样残暴,反而对峙一会儿走近辛岁,嘴里咿咿呀呀不止,应该是苗语。见辛岁听不懂,就指了指正在烤制的兔子。辛岁不回答,她又双手比划半天,辛岁还是没能明白。

直到以后两个人熟络起来,小姑娘学了汉话,辛岁才知道她那天想拿自己的武器换烤兔肉。

辛岁没懂,但知道她想吃东西,就指了指兔子,意思是没熟,再等等。这下小姑娘倒是懂了,坐在火堆旁,和辛岁大眼瞪小眼盯着对方。

哦,大眼睛是小姑娘,小眼睛是辛岁。

等兔子烤好了,辛岁取下来分给小姑娘,看她吃得高兴,最后倒是分了大半只给她。雨也停了,辛岁收拾东西准备回去,就和小姑娘摆摆手:“拜拜,下次咱有缘再见哈。”

谁知道小姑娘却不答应,不知道没听懂还是怎的,一直跟着辛岁,辛岁跑她也跑,在这树林子里跑,谁怕谁呀。

辛岁没办法了,问她想做什么,比划半天也听不懂,只好又走,又跟着。

七绕八绕,辛岁走出了密林,眼看就要到猫跳河边了,小姑娘还跟着不放。他没有办法,坐在地上不动了。小姑娘也是,坐在地上盯着他,半点不动弹。

辛岁想了个办法,找了一处比较显眼的大树边,连比带划地告诉小姑娘:“咱们明天,太阳到头顶的时候,还在这儿见面。”

他也不知道小姑娘明白了没,但看她的样子,应该是懂了,有点开心地跳了跳,就转身回了林子里。临走还在地上拿树枝画了一只丑得要死的兔子。

得,明儿还得再烤一只。

其实这颗大树,正是那只白鹡鸰一家居住的地方,这只小水鸟,看来与辛岁也是颇为有缘。

第二天,辛岁不确定小姑娘回不回来,但还是去看了看,结果小姑娘已经蹲在树边好一会儿了。

从此以后,十岁的少年辛岁和差不多年龄的苗人女孩儿旎旎的友谊正式确立了。这个名字是先有的音,后有的字。小姑娘开始就说自己的名字是“ni”这个音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