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申一这种看过无数论文的大佬来说,一篇论文只要扫一眼摘要他甚至能补全大部分的内容,但是他之看了一眼就立马呆住了,不经意间居然从旁边拿出一支红笔,开始对论文进行标注,如果熟悉他的人一定知道,这是只有查看同层次大佬论文的时候,李申一才有的态度。
相比于李申一这种大佬人物,陆雨薇就觉得这篇论文有点烫手了,李申一是有要求他们每天都去看行业内最新进展的,她一眼看出来这篇论文就是证明了平衡公式,对于本研究领域来说,这就是大地震啊。
陆雨薇有些幽怨地扫了白里一眼,这个师弟,写了好论文不跟我说,现在又是一篇跨时代的论文,居然抢先跟老师邀功,那些尖嘴猴腮的叛变就算了,你一个平平无奇就是看上去浓眉大眼的家伙也搞这种职场竞争。
陆雨薇很快翻了页,她还没有李申一的那种等级的知识储备,所以这个摘要里面的内容他也就能够看懂个三五成,也就比王当阳和曲津西稍微好一点,所以她就需要从基本理论研究背景开始看。
一个正常成年人阅读速度在300500字/分钟,三万字的论文,李申一和陆雨薇看了将近一个小时。
陆雨薇看完论文,只觉得一头雾水,一张俏脸上,满是生无可恋,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表情三问。而相对而言,李申一还是要冷静一些,他只是有点凝重。平衡理论的难点,居然都有人攻破了,这对于国内而言不算什么好消息。
对于科研竞速来说,一些一般的成果,肯定怎么新怎么来,但是像这种涉及到可以军事化的东西,各国都是藏着掖着,只有有了更进一步或者超越时代,大家都实现不了的成果的时候,才会发表出来,无论哪一个国家发表了这样一篇论文,对于国内而言就落后了一大步。
“这篇论文是哪位教授写的,怎么都没有署名?”李申一对于哪个国家发表的论文很感兴趣,他只希望不是A国,因为A国是华夏目前最大的对手,国内正在追赶的道路,忽然出现这么一个领先几十年的成果,打击太大了。
白里看了李申一一眼:“当然是您和鲁老师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