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在儿科的第一天,总的来看,是杨雯的盐水威力不够强,值班的上半段是正常的忙,下半段则是超常的忙。
杨雯回到办公室交班时,累得直不起腰来,在沙发上半躺半坐了半个多小时,才算是略微恢复元气。
她看到张景面无疲色,不由得惊叹年轻人的体力就是好,“张景,累了吧,早点回去休息!”
“还好!”,张景笑着回了一句,系统已经把他训练成一个铁人,他现在可以随时调节生物钟,几乎不受日夜颠倒的影响。
杨雯望了一眼,张景在整理着高胆红素症患儿的病历,“别录病历了,明天再弄吧!”
张景的手指如飞,头也不抬地道:“就好了,这个患儿的情况特殊,写完整一点,接手看护的护士也能多了解一些!”
杨雯默默地看了张景一会,心想,这个张景,光凭这过硬的技术、充足的体力,还有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想不冒头都很难。
她琢磨着,是不是跟胸外科和普外科掰掰手腕,把张景拉到儿科里来。
现在的儿科,留住一个好医生实在太难了。
做儿科医生很难,患儿有时不能主动告诉你病情,判断起来有难度;患儿很难控制,家长情绪又容易失控,儿科医生被骂是常事,被打也不少见,这造成儿科医生工作强度高、精神压力也特别大。
儿科也长期沦为最差科室,从医的人都很多都不愿选择儿科。
现在国内儿科医生缺口巨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儿科医生被称为最苦最累最穷的医生。
有的医院三年都没招到一个儿科医生。
虽然星医一院是省级三甲医院,儿科实力很强,但这几年,儿科医生流失也很严重。
儿科医生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一个医生要接诊60—0位患儿,甚至更多。
深夜里的儿科,那人数比春运时火车站还要多,有时儿科医生只用3、5分钟就要接诊一个患儿,根本不用说睡觉了,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像张景今天在儿科,虽然只收了三个患儿,但一晚上没睡觉,就这样,都已经算是少有的清闲日子。
忙碌的儿科第一天过去了,按原先的安排,张景有两天的休息时间。
但第二天,张景又被杨雯电话叫回了湘医一院。
还是昨天那个换血的高胆红素症患儿,病情只好了那么一天,第二天的总胆红素又飚升至419.3?mol/L。
患儿母亲的双眼已肿若桃子,见到杨雯时,嗓子沙哑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紧紧抓住杨雯的手,眼中哀求的神情尽显。
患儿父亲神色焦躁在室内踱来踱去,转了半天后,停下来,眼有戾气盯着杨雯,“杨医生,是您说小宝会没事,怎么换了血还会这样?”
杨雯哑然,治病救人,可没有哪个医生能有把握保证百分百能好,当初一时错口说患儿没事,真要追究起来,这责任可不小。
“小宝会有高胆红素症,跟他提前出生有很大关系”,张景解释道:“一是有可能在母体中受到了感染,二是代谢机能会比足月出生的婴儿要弱一些。”
“但小宝的病情发展很快,并没有足够多的时间让我们查找原因。”
“我们用换血的办法,先将总胆红素降下来,不让小宝出现胆红素脑病,这才重要!”
“你们也不想小宝出现永久性耳聋、智力低下或脑瘫的后遗症吧?”
患儿父亲急得薅了好几把头发,稍稍镇定下来,“那现在怎么办?”
“再换一次血!”,张景飞快地答道。
“能治好?!”,患儿父亲追问道。
“……”,张景咂咂嘴,“第二次换血风险会更大一点,小宝有可能出现休克、心衰等情况!”
“这……”,患儿父亲脸上浮现愤怒的表情。
张景直视着患儿父亲,“但这是最好的办法,休克、心衰我们可以抢救,胆红素脑病一旦形成,那可能就是致命的!”
“我特……”,患儿父亲就要爆出一句粗口时,患儿母亲的手抓住了他。
患儿母亲看了张景好几眼,回头对着杨雯说道:“医生,换!”
第二次换血,杨雯带头的医护人员严阵以待,一丝不苟地做着每一步骤。
张景反倒是淡定得很,如果是遇到必救不可的病人,系统都会给出任务。
而进入儿科实习以后,系统就低调得很,并没有给张景出什么任务。
这回张景接替杨雯管上了输血的活,他一直盯着时钟、输液泵的速度显示和手中的针管,反复心算并核对输血量、输血速度和抽血速度。
两个小时后,换血顺利结束,小宝的总胆红素除低到160?mol/L,输血30毫升。
由于张景的控制,终于将输血时速、输血总量、治疗时间控制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