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初入江湖  一个萌新闯江湖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张老汉闷着头挑着担子匆忙赶着路,虽有疲倦,却不敢歇息,日落前若赶到家在这荒郊野林怕是这把老骨头喂了豺狼大虫。

嗒嗒嗒......

一阵尘土,又是两匹快马从疾驰而过。

也不知是何缘故,这路到时比往常多了很多快马飞奔。

马背之上也都携带着刀剑,料想都是一些跑江湖的。

老汉也不多想,只待闷头赶路,此刻离家又近了些,日落之前倒是可以赶到家中。

此时疲惫的老汉口渴得很,便停下脚步歇息一下在赶路程,伸出长满老茧的手,掏出担子里的水葫芦一仰头便咕嘟咕嘟的喝了起来。’

吁!

一匹枣红色大马停驻在了老汉的面前。

抬眼一瞧,老汉家里虽没养过牲畜,但面前这匹高头大马,自己也是能看得出与寻常路上见到的马匹的不同。

这匹骏马高大健硕,红晕冲口,毛色油亮,心中都不暗叹一声好俊的马!

老汉在抬眼一看这马背之上坐着一位身材修长健硕,剑眉星目,皮肤略有些黑,身着灰色衣裳的年轻人。

这一人一马倒是匹配,自有一股威风之气。

仔细在瞧这年轻人身上满是尘土,想是也赶了一天路。

只见年轻人翻身下马,疾步走到张老汉跟前双手一合施礼道:“老伯,晚辈赶路至此,口渴难耐,可否向老伯讨口水喝?”

老汉见状连忙答道:“可以可以,也没多大的事,还施哪门子礼啊,还剩半壶你就都喝了吧。”

说着便把水葫芦递给了眼前这位年轻人。

年轻人双手接过水葫芦拔开塞子一仰头,咕噜咕噜咕噜的一饮而尽。

喝完之后年轻人双手而递便把水葫芦递给了老汉。

此时喝完水的年轻人似乎浑身的疲惫已经去了大半。

年轻人开口道:“多谢老伯,刚可真是口渴死我了。”

张老汉笑呵呵的接过水葫芦没有做声。

年轻人接着问道:“敢问老伯,前方还有多远的路程才能赶到乐城?”

老汉说道:“乐城!那还是有段路程的,怕是天黑之前你赶不到喽!深夜赶到城门也关闭的。”

年轻人听后眉头一紧,口中小声念叨着:“看来今晚又要露宿野外了。”

张老汉听到此处后笑盈盈的看着这年轻人说道;“哎!莫怕,如果你不嫌弃我这老人家的话就跟我走吧,再走不远便到我的茅屋了,今日你且在我茅屋将就一夜,明早你在赶去便好,虽没有客栈那般舒适,但遮风挡雨避个蚊虫还是可以的。”

年轻人一愣,铄亮的眼睛望向张老汉说道:“这这这,会不会太叨扰您老人家?”

张老汉说道:“不会,你就跟我走吧!”

年轻人欣然接受,随后便牵着马跟着老汉身后走着。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后便见到前面稀疏的有了几户人家。

老汉转头对陆云开口道:“到了,最东边上的茅屋就是老汉我的了,虽简陋但也是个遮风避雨之处。”

年轻人道:“多谢老伯收留,老伯恩情,来日定会报答。”

张老汉一摆手,示意作罢,不用记挂心上。

随后便向屋中喊道:“老婆子,家里来客人了,准备些吃食。”

喊完又转过头对年轻人说道:“家中还一位老婆子,稍等下我让她给咱俩准备些吃的。”

茅屋里出来一个粗布麻衣,两鬓斑白的老妇人,皮肤有些粗糙,但却一脸慈祥。

只见她笑盈盈的踱步出来说道:“老头子回来了!”

随后又看向身后的年轻人询问道:“这后生....”

张老汉回道:“去乐城,天黑赶不到我就带咱家住上一宿,快去准备点吃食,都饿着肚子呢。”

“好嘞!好嘞!就你嘴急。”

说完便转身去了灶上准备晚饭了。

老汉对年轻人说道:“乡野农家的也没什么好招待就凑合吃一点吧。”

说着就走去枣红马马背之上去卸自己的行李担子,少年见状也去马前帮老伯的担子卸下。

嘴里还说着:“那里,已经很叨扰老伯了。“

老汉卸担子的时候才瞧见这马背上还挂一样兵器,不过样子倒是不常见,便随口问起年轻人:“你这兵器倒是不常见,这兵器叫什么啊?”

年轻人笑着回道:“这叫乾坤锏,左手锏为坤,右手锏为乾,家父在年幼时赠送与我的。”

老汉道:“哦!看来你的父亲也是一个习武之人,不知令尊高姓啊?”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