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脸庞被放大到最大后,镜头明显一个切换,表现出了对方尸体从自己眼前掠过的感觉。接着,镜头却脱离了女登山者的视角,追着坠落的尸体一路向下——这又是一次相对面门运动镜头的运用,只不过与上一个镜头的方向截然相反而已,却能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一种跟随者尸体一起加速下落的坠落感。
而到了尸体落地的最后关头,镜头更是一下子超过了尸体,直接贴到了地面上,并流畅地完成了一次翻转——下一刻,尸体的脸直接落到了镜头上,脑袋如破碎的西瓜一样,“嘭”的一下子脑浆迸裂地满屏都是……
“啊!!!”
被吓得尖叫的当然不可能是老江湖朱迪·福斯特,而是她的助理安娜。至于福斯特,她只是一边感叹着自己的生活助理太年轻,一边评估着这开头这连续三组无缝连接在一起的相对面门运动镜头的水平——
单独拆开来看的话,每一组镜头其实都不算特别新鲜,但能把他们这样无缝拼接起来,却需要十足的想象力。尤其是能在处理的这么流畅的同时,又将冲击感表现的十足,导演对镜头的把控水平真的很高。
朱迪·福斯特不由赞叹地看了身边的夏洛特一眼。
*********
夏洛特对这几组镜头也很有成就感,但却没有丝毫得意。因为他知道,他只是大量借鉴了未来3D大片中的相对运动镜头而已。而能在3D技能尚未成熟的现在,把这些镜头拍的冲击力十足,靠的则是摄影师艾迪森的技术。至于他自己,只是想了几个小花招而已。
真正让夏洛特觉得得意的镜头,其实还在后面——
PS1:《冲击效应》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撞车》,这部电影是获得过奥斯卡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多线叙事,小心头晕啊!这里之所以采用《冲击效应》这个别名,只是为了切合这一章的主题而已;
PS2:相对观众视角运动的镜头,的确在3D大片普及之后,经常出现了。不过2D时代也不是没有,起码黑帮或者警匪片中,镜头对着枪口拍开枪就是类似的手法;
PS3:这一章叙述的这一段,的确是《致命弯道1》的开头,不过并没有这么多3D感觉十足的镜头,这是我根据原剧情重新设计的,虽然只是纸上谈兵;
PS4:大家别忘了前几章里,曾经跑过龙套的布兰登·费雪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