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沐德信执掌军法  汉室可兴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真是不识好歹的家伙,活该挨饿受冻!”

刘备忙向这闲汉打听沐并的家,闲汉看刘备一众人衣着不凡、气度森严,忙赔笑告知沐并家的方位。刘备听他说得清楚,见他一脸惧色,也不强行拉他带路,道谢后带着众人自行前往。一路打听,很快找到沐并家。

沐并家住“繁阳里”,他的院子几乎是全里最破的,院墙残破,用些篱笆勉强修补上,房屋也破烂不堪,一副随时倒塌的样子。沐并约莫二十多岁,身材瘦小枯干,脸色苍白,其貌不扬,穿一身单薄破旧但十分干净的衣服,正就着夕阳余辉,在院子里朗声读书。

刘备等在院外站立良久,沐并竟然一无所觉。关羽忍不住重重咳嗽一声。沐并抬眼方看到篱院外的刘备等人,忙放下书卷,迎到门口,打开院门,躬身施礼:“不知贵客登门,并之罪也。”他相貌丑陋,但处事镇定、言辞不俗,让刘备眼前一亮。

刘备笑道:“无妨,我等不请自来,还请沐君不要见怪。”

沐并将众人让入院中,道:“家中粗陋,难以招待贵客,且请在此叙话。”搬了一摞蒲席铺在院子里。

刘备脸上毫无嫌弃之色,道:“君子固穷,沐君之谓也,何陋之有?”

沐并道:“不知贵客何来?”

刘备道:“仆名刘备,表字玄德,现为公孙蓟侯帐下别部司马。方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盗贼四起,备不自量力,欲追随蓟侯驱除暴乱、解民倒悬,听闻沐君大名,恳请屈就军法曹之职,助备一臂之力。”

沐并沉默一下,问道:“军法曹之职,并从未听过,倒是三公府设有法曹,此职可是刘司马自行所设?”

刘备道:“正是。备以为军中当军令如山,不可违逆;军法如火,不可触犯。备虽然只是低级军官,统兵仅千人,也愿学孙、吴治军之法,严明军纪,严肃军法。此职位对外并无名分,只在备军中通用。”

沐并抬起眼睛望了刘备一会,沉思良久,突然离席拜倒,道:“既刘公如此看重并,并愿附骥尾。”

刘备连忙将他搀起,携手大笑道:“备得沐君,真天之幸也!”

天色渐晚,已经无法赶路。沐并家粗陋狭小,无法住得如此多人。刘备等自去寻找驿站客舍,约好明晨再来寻沐并。

刘备等人走后,篱笆那侧传来一个声音:“沐君可是要走?”

沐并抬眼望去,正是隔壁邻家窦氏之女。窦家也是贫家,但窦家大郎有一膀子力气,且十分勤劳,农闲之余还常去富贵人家帮闲干活。在他努力下,虽然家里负担重,要养窦家二老以及妹妹,但还是比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沐并好一些。窦氏女中人之姿,但贤惠朴实,温柔如水,两人自幼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成年后开始避嫌,无法像幼儿那么密切。但两家毕竟是邻居,鸡犬相闻,窦氏女对性格刚强倔强、风骨铮铮的沐并已芳心深钟,怜惜他的贫困,经常会拿些米面接济他。

沐并一次也没有接受,但人非草木,心中对她情谊不无感激。然而自己这个境况,别说窦家二老不会同意,就算他们同意,自己又拿什么来娶她?

沐并长揖谢道:“男儿志在四方,吾将随刘君南下。明日一别,不知何日相见。”

窦氏女眼圈发红,低声道:“沐君前途远大,不知日后尚复能记起妾身否?”

沐并上前一步,注意着窦家屋内的动静,低声道:“若吾不慎丧命沙场,一切休提。若能安身立命,必来迎君!”

窦氏女眼中射出明亮的光芒,道:“君吉人自有天相,定能无恙。有君一语,即便五年八载,妾身定当侯君。君不来,妾身不嫁!妾身此语,苍天鉴之!”

沐并心中激荡,又上前一步,情不自禁伸出手去。

窦氏女也伸出手来。

两个掌心隔了十几年后再次贴在一起。

沐并低声道:“并必来!并若毁诺,天殛之!”深深望了窦氏女一眼,转身回自己屋内,没有回头。

第二日凌晨,沐并简单收拾了几件衣服,将给姐姐的一封书信放在篱笆上,请窦氏女转交,把院门随意一关,就随刘备飘然而去。

安平国南边的清河国也有一个大才,姓崔名琰,字季珪。

崔琰是大姓崔家出身,好击剑,尚武事,文武全才,后来在曹操处与毛玠共同主持人事选拔,史书评价他“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推方直道,正色于朝。魏氏初载,委授铨衡,总齐清议,十有余年。文武群才,多所明拔,朝廷归高,天下称平”,又说他“高格最优”,对曹操扫平北方助力不小。

刘备跑到清河国东武城,找到崔家,结果被告知崔琰不在家,两年前去青州北海郑玄处求学去了,至今未归。

朱灵也是清河人,但现在在袁绍麾下为将,目前军职比刘备还高,肯定招不来。朱灵以后成为曹魏名将,官至后将军,亚于徐晃,也是一个人才。可惜,可惜!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