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南国画卷  资本巨头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谁也不说话......

三人都低着头。

良久。

唐之信又说道:“这是在做最坏的打算。你们心里清楚就行了。一场可能的物流堵截计划,轻而易举地被约翰瓦解了。他们要做的应该远不止这些,所以你俩要有心理准备。”

“另外一个,明天上午八点,南国资本的代表要来,洋子负责去机场接一下,电话和照片一会发给你。娟子你和咱们商超的供应商那边联系下,看他们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有。”

工作安排完,已经是凌晨三点。于浩洋和詹丽娟各自到楼上的客房里凑合着住了一晚上。

次日清早,詹丽娟和于浩洋离开了唐之信的家,各自去忙了。

唐之信安排徐梦蕾从自己账户里取出两千万现金,存在两张卡里。徐梦蕾问原因,唐之信没有回答,只是嘱咐她此事要保密。徐梦蕾便没再说什么,直接驱车去了银行。

上午九点,南国资本代表陈朔在于浩洋的引领下,来到了唐之信的办公室。眼前的陈朔依然是风度翩翩,身着黑色条纹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浓眉大眼,眼神里永远充满善意和温暖。

唐之信紧紧握住了这个大师兄宽厚的大手,激动不已。而陈朔的眼神里满是关切,满是温暖,细细地端详着唐之信。像是家里大哥从远方赶来,端详这个在外疲惫奔波痛苦绝望的弟弟一样。

陈朔不仅是唐之信的大师兄,还是南国商学院院长、南国资本掌舵人唐天鹏的得意弟子。

他和唐之信是商学院时的同班同学,都是通过招生通道进入的商学院。他俩所在的商超总裁班里人才济济,藏龙卧虎。而陈朔的学识远优于唐之信在内的全班同学,每每脱颖而出。优秀的人总是能得到他们共同的老师唐天鹏的赏识,唐天鹏就破例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资本运营班里。陈朔也因此,开启了一段他之前自己都想不到的光辉之旅。

在商学院毕业前的辩论会上。他滔滔不绝地纵论产业大势,获得了在场所有人,包括辩论对手的称赞。他的视角、逻辑、典型案例选取和融汇贯通的产业整合设想,显然是得到的老师的真传,已经凸显出他做资本运营的天赋和见识。

在商学院毕业后,唐之信回到自己的家乡——商城市做起了商超,而陈朔则留在了南国资本。

十年磨一剑,陈朔从并购部调研员开始,历任调研组长、并购员、并购主管、并购经理,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做到今天的并购部主任,外加高级合伙人,负责南国资本对外并购事务。是南国资本里最年轻、晋升最快,业绩最好的合伙人之一。

他们共同的老师唐天鹏在授课时,经常说,我手里有一把剑,一把资本运营和产业整合的剑,你们谁能把他舞起来?

这是传承衣钵的公开表白。

最后,老师眼神中总是流露出一种无奈,

他的眼神是寂寞的,落寞的,是属于顶尖高手的落寞,是对后学的失望......

芸芸千人

聪明人者比比皆是,其中不乏苦心钻营之徒。可那些真有道德底线、远大抱负和落实梦想实力的人又有几个?

陈朔的出现,却让已经年近花甲的老师眼前一亮。他的人品、天赋、梦想和能力几乎就是自己年轻时的复制版。这让在资本市场里戎马半生的老师,心里有了一丝丝慰藉。

一次年终大会上,陈朔慷慨激昂地提出了一个新型产业整合和资本运营理论。从陈朔的这次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不仅完美地继承了老师的理论,而且还在老师理论的基础上,弥足了理论不足之处,提出了新的运营理念和实操手法。

挑战和修改老师的理论,在东方这个尊师重道、极重伦理的国度里,显得不可思议。做出这样的事情需要具备超与常人的勇气和顶冠群峰的能力。这一举动容易遭人非议,遭人指责,甚至严重者,还有可能被南国资本扫地出门。

可最终证明,陈朔的选择是正确的,他自信于他的理论,自信于老师的胸怀,更在尊师和重道之间,选择了先重道,而后尊师。

发言结束,会场鼓掌者寥寥无几,唐天鹏眼含热泪,率先站起身来,用几乎“夸张”的动作,大声地鼓起掌来。其他人,才渐渐跟着唐天鹏的掌声,一波又一波,一面又一面地响起阵阵掌声,最终响彻整个会场,经久不息。

之后,唐天鹏亲自走上主席台上,说了让会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为之折服的一段话。

他说道:“谁是师?谁是徒?古之学者必有师,而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弟子超过师父,是师父的荣耀,而不是耻辱。陈朔的发言,让我深深敬服,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是发自内心的肃然起敬。我就在此“武断”的断言,按照此路径发展,陈朔日后必定成为一个产业巨子。另外,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向陈朔学习,专精一门,挑战老师的理论,成为你这个领域里大师级的人物。为此,南国资本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