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啪嗒!
李愔将狼毫笔轻轻放下,道:“老师乃饱学之士,不用学生解释,就知道这五句话各是什么意思吧?”
“我不知道!”孔颖达指着面那些标点符号,道:“这些鬼画符到底是什么意思?”
“呃……”
李愔这才想起来,在这个时代,并没有标点符号。人们所读的书,都是一个字一个字从往下念的。
至于该怎么断句?
学问精深的人,当然是根据自己的理解了。那些学问不深,或者刚刚开始学习的人,就只能依赖老师的口授。若遇学问好的老师自然没什么问题,但若老师的学问不怎么样,就只能自认倒霉,学到一些错误的知识了。
李愔整理了一下思绪,道:“启禀老师,这些符号,叫做标点。一个小圆圈,表示一句话说完了。小圆圈后面跟一个小尾巴,表示读到这里要停顿一下,但整句话还没说完。”
孔颖达指着问号道:“那这个呢?”
“这个符号表示疑问。比如吃饭了没有?背书背完了吗?为人可以不忠吗?类似的句子,都可以用问号。”
“妙!妙啊!”
孔颖达极为聪慧,要不然也不会成为当世大儒,并且被李二请来教育众位皇子们了。
他只在须臾之间,就明白了这标点符号的重大意义,道:“那岂不是说,只要把这些符号标记在书,所有人都可以轻易断句?”
“正是如此。”李愔点了点头。
“那岂不是说,作者写完一本书后,只要用标点符号,该如何句读,就已经标的清清楚了?任何人不能更改?”
“如果他不是故意篡改的话。”
“好,标点这种东西,实在是太好了!”孔颖达激动地胡须乱颤,道:“假如先祖的弟子们写《论语》时,有了标点符号,何至于现在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争论啊!”
顿了顿,孔颖达冲着李愔深深一躬,道:“孔某人有个不情之请,请六皇子殿下务必答应!”
李愔赶紧错开一步,道:“学生可不敢当老师如此大礼!有什么话,您尽管说。”
“不,六皇子当得的。我这一礼不是代表我自己,而是全天下所有的读书人。”孔颖达道:“为师想把这些标点符号的用法,公布天下。使天下所有读书人,都不受断句的苦恼。不知六皇子可能答应吗?”
李愔道:“这是好事,弟子当然没有反对的道理。除了这逗号句号和问号外,弟子还有另外几个标点符号,待会儿就写给老师。”
“好!好!好!;六皇子真是宅心仁厚!看来,咱们那个赌约是为师输啦!这样吧,为师给你二十日假期,时间可以自由选择。不知六皇子以为如何?”
本来孔颖达答应的是十天假,这回凭空多了一倍!
实际孔颖达还想多给几天假,不如此不足以表达自己对李愔的感谢。不过,他转念又一想,六皇子若总不来学,不是一件好事,简直浪费了他那天赋的才华和满腹的奇思妙想。
所以,最后孔颖达非常心虚地,仅仅给李愔加了一倍的假期,还怕李愔不高兴。
然而现在的李愔,已经是大喜过望了!
几个标点符号,就换来二十日假期,还有比这更赚的吗?
好吧,有的。比如……李泰的那一个月的例钱。
李愔笑吟吟地看向李泰,道:“四皇兄,你看见了吧?恩师都认输了,还把我的假期增加了一倍。咱们俩的账……到底改怎么算呢?”
“我……我……我不认输!”李泰不服气地道:“不就是在这十个字乱画吗?谁不会啊?有本事,你把后三种的意思,解释出来给大伙听听!”
“呵呵,这有何难?”
关于这句“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到底该怎么解释,后世都讨论烂了,李愔恰巧对这十个字有过研究。
第三个断句方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要跟前文呼应。
前文说的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所以,这句话意思就是:诗礼乐这三样东西,百姓们懂得话,就任凭他们发挥了。百姓们若不懂这三样东西,就要让他们明白。
第四个断句办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意思是,百姓们若能听从驱使,就不能任其自由散漫了,必须加以教导。
第五个断句方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圣人在自问自答:位者能随便驱使百姓们吗?不能,必须教育他们。
简短截说,李愔口若悬河,将这三种句读的意思解释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