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之后,朝廷正式开衙,各级官员享受完春节假期,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之中。
宫权也回到了庄子上,继续他的赚钱大计,茫茫多的订单让庄子上每天从早到晚都是叮叮当当的砸石头的声音。
再过一段时间,天气就要转暖了,也到了春播的时候,不过庄子上的庄户们,已经全部变成了水泥作坊的工人,不再需要种地了。
这些庄户可以算是宫家的永久佃农,主家让干什么,干就是了,反正给作坊做工的收益要比种田高上许多。
庄子上的耕地被租给了附近村子里的村民,每年能收上一部分粮食,在父亲宫永年那里能应付过去就可以了。
不过令宫权失望的是开工之后,回来继续做工的青壮并不是太多,毕竟是影响一年收成的春天,很多有地的青壮还是更关心自己家的田地。
还好在大量利用畜力之后,工匠们甚至发明出了畜力碎石机,水泥作坊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不然这么多的达官贵人家的订单会让宫权头疼死。
之前父亲找来的四位先生,主要是让那些管事和小厮能够识字,这些管事和小厮也很珍惜这次机会,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涨。
在这个基础之上,宫权准备在这个小夜校的基础上,扩充一下,把那些工匠、工匠子弟还有庄户子弟全都吸纳进来。
工匠们可以只上夜校,那些子弟就可以全天上课,不仅学习识字、算数等基础,还要加上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甚至可以让那些工匠来给他们上课。
这是个长期的工程,可能要花不少钱,但是以后效果显现出来,宫权觉得自己一定不会后悔,毕竟人才才是最宝贵的。
等这个学校建起来,他甚至还想招收一些孤儿,从小培养自己的心腹。
这些都要慢慢来,宫权也只是跟几个管事稍微透露了一下,让他们提前开始准备。
正月二十一早上,宫权锻炼完身体,吃完早饭,正在写着建立学校的详细计划,一个小厮在门外喊道,“少爷,府上送过来一封告身。”
来了,宫权心中一动,谋划了这么多天,终于把这玩意等来了,告身,就是任命书。
“进来,”宫权放下笔,喊了一声。
小厮进来,将这封任命书交给宫权,行了一礼出去了。
说是任命书,却是一张圈起来的纸,这也太儿戏了吧,宫权一边想着,一边展开。
嗯,的确算不上是一份任命书,只是虎贲营通知他前去报道的书信。
等等!
宫权睁大了眼睛。
虎贲营?
怎么会是虎贲营?
宫权瞬间蒙了,为什么是虎贲营啊,齐王那天跟自己谈话,聊的重点可是神机营啊。
自己还在那里扯了半天火器的重要性,说得天花乱坠,口干舌燥的,难道起了反作用?
难不成自己跟齐王存在理念上的分歧,他并认为火器有多少前途,所以才把自己丢到了虎贲营?
完蛋,自己一不小心成异端了,宫权有些泄气,难道技术的进步真的要伴随流血牺牲?
如果是这样,那就…
以后再说!
看着手中的书信,宫权只能认命了,虎贲营就虎贲营吧,只要不是陷阵营就行,他可不想跳到史家的狼窝里去。
至于给自己一个什么职位,应该去了才能知道。
还好宫权从小跟着周师傅也练过骑术,且长枪也是适合马上作战的长兵器,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宫权突然想起师傅留下的那封书信,宫权剩下的一点不情愿也烟消云散了。
自己也是有人罩着的,虎贲营的提督,昌平侯皇甫舒可是自己的师叔。
真要有什么麻烦,也可以一拍胸脯,大吼一句,额上面有人。
宫权又仔细把信件看了一遍,让他明天一早,直接去虎贲营的提督大帐报道。
时间不多,宫权要抓紧时间准备,先把两个小丫头叫了进来,让她们给自己准备一个包裹,装几件贴身的衣物,其余的东西,进了军营应该都有配发。
宫权估计自己一进军营,可能短时间内不太方便随意外出。
庄子里的安排可以晚上再说,宫权找了一匹马,往城里宫府赶去。
既然要去虎贲营了,还是要多练习一下骑术的,宫权要跟舒适的四轮马车说再见了。
回到家,正准备去大哥的小院,却发现大哥宫林已经在正堂等着自己了。
见宫权回来了,宫林放下手中的茶杯,“听门子说,有个军士给你送来了一封信,有消息了?”
宫权点点头,坐在宫林旁边,接过小厮递来的茶杯,润了润喉咙,“虎贲营。”
宫林倒没有太大的意外,在他看来,自己这个从小练武的弟弟,不应该去那操纵各种器械的神机营,而陷阵营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