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求儒得儒,而是笼统概念上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李泰看的咋舌,刚看完一页,二话不说就往外跑。
李方晨并未阻止,据他猜测,李泰闹肚子的可能性很大。
可惜,猜错了。
不多时,看见李泰拉着李承乾跑了回来。
额头汗水未褪,口中喘息不停。
指着李方晨拿出来放在一旁的“计划书”,对李承乾说道:“看到没,我就说二哥不可能老老实实窝在一个小渔村里,这就是明证!”
李方晨脸顿时就白了,李胖子?李青雀?你是要闹哪样?
李承乾心中很清楚,二弟肯定又写出了什么惊天之论,这才使得李泰慌神,给他抓来。
三兄弟席地而坐,手中一叠白纸,李承乾和李泰很快就被纸上内容所吸引。
“二弟,此事可成,你定会青史留名!”
不得不说,对于李方晨的聪慧,李承乾是无比佩服的。
都是一个娘生的,为什么我弟比我聪明这么多?
当初李承乾还有些不习惯,时间长了之后也就无所谓了。
什么?你说我二弟比我聪慧?这难道不正常吗?
听着李方晨不断讲述脑中的想法,以及看着他写下的长篇大论。
李泰忍不住叹道:“二哥,此事不好办啊!”
看了十几张,他就感觉到了这其中的难度究竟有多高。
百家之城,顾名思义,当有百家坐镇才是。
从李方晨手书来看,这百家不分大只以学识论高低。
说句实话,在如今这个儒家为尊的时代,根本就是难于上青天。
李方晨却笑道:“三年、五年或许不够,但若是三十年、五十年呢?”
李承乾面露严峻之色,“难道你要做一辈子?”
李方晨却很平静,“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