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礼学大家出马,大伙自然是点头不已,于是刘禅在众人的力推之下,监国了。杜琼对于刘备死后,对蜀汉的前景是看的很悲观的,毕竟他也是刘禅的教导老师之一。刘禅虽说还算是比较聪慧。
可是绝对不是一个明君,做一个太平君王,勉强尚可,若是做一个乱世之君,就有很大的问题。杜琼善于观星,刘备在的时候,蜀汉尚有些气数。可是不久之前,蜀汉的帝星大放光明,随后便隐藏了起来。
再观看吴魏两国之时,他发现,这两国对于蜀汉的威压大减。于是杜琼就开始研究起蜀汉之事了。今日见刘禅应对有序,毫不怯场,而且行事既有主见,又能放手使用大臣,对于蜀汉的大臣,并没有什么偏颇。所以杜琼觉得刘禅还是有希望的。
所以,他也就暂息了降魏之心,开始支持刘禅了。对于曹魏的制度,作为大学问家的杜琼,当然知道这个政策对于世家豪族有利,可是对于国家来说在,这个政策就是祸国殃民。但是在世家大势之下,杜琼当然不会乱说了。
那时候他就在想,既然不能阻止九品官人法,那就为家族多争取点儿利益。现在看到刘禅,杜琼有改变主意了,他要支持刘禅,若是刘禅能统一天下,那么以蜀汉的制度,对于国家来说确实比起曹魏要好了很多了。
虽不利于世家豪族,可是有利于天下。杜琼是一个里有理想的人,而且是一个有理想的大学问家,他更加看重的是天下,他认为若是国家天下衰弱没即便是世家豪强再强大,也没有什么作用。
中土神州的天下有许多的敌人,这些敌人不是一家,或者几家人可以阻挡的。只有依靠一个强大的国家才可以阻挡外敌,所以对于世家豪强独大的局面,杜琼不是那么支持。
如此才有杜琼跳出来支持刘禅,有了益州最高礼学大家的支持,刘禅都不需要再做什么推辞了。杜琼一句话,益州的大小势力都不会有意见,如此刘禅便顺利的监国了。
杜琼支持刘禅其实还有一个私心就是,让刘禅看到益州士人的善意,希望将来刘禅能够给与益州士人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