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这都是刘禅自己造成的。和刘禅同时代的将二代,官二代,其实还是有许多人才,尤其是元从系,以及荆州派系,这些官二代之中很有一些人才。
就刘禅所知,庞宏就很不错,可惜没能位列朝班。马良之子马秉,也是一个大才,黄泉之子黄崇也是大才。军政两道都不错,只要培养得当,这些人完全可以支撑刘禅时代。
这一世刘禅对于这些人那是一个多不会放过。祭奠庞统就是给荆州派系的臣子一个信号。重用庞宏同样是一个信号,这些人代表了刘禅时代的顶梁柱。
刘禅与诸葛亮的交谈中知道,继承庞统关内侯的庞宏在雒县隐居读书。诸葛亮多年未见庞宏,但是对于少年时代的庞宏赞誉有加。称其为“龙凤仪表,幼虎之姿,生子莫若此,庞士元后继有人矣!”
可见诸葛亮对于庞统多么羡慕,对于庞宏也是很欣赏的。即便是对于故友之子有表扬之嫌,可是刘禅知道诸葛亮可不是一个轻易表扬他人的人。
记得赞扬,必然有才华。从庞宏不住成都,而跑到其父逝世之地读书,就可以看出来,庞宏有大志。
在这里隐居,恐怕也是为了增加他的知名度,这样一来可以得到君主的关注。为将来出仕做准备,话说机会是留给又准备的人,刘禅对于庞宏的小九九看的透彻。
诸葛亮不也如此吗,早早的有了准备,一朝遇明主,飞九天化蛟龙。庞宏敢学诸葛亮,那么他肯定准备多时了,当然对于庞宏学诸葛亮年轻时的做派,诸葛亮还是有些颇有微词。称庞宏故弄玄虚,其固有才能,恐怕比起乃父相差甚远。这大概是诸葛亮后来并没有重用庞宏的原因之一。
诸葛亮务实,当然诸葛亮也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对同级别的人才,就算故弄玄虚,诸葛亮恐怕也会认为对方心有大志,所行之事皆是雅士。
对于一个后辈如此,诸葛亮就有些不满意了。不过庞宏再此隐居多年,成色如何,还是要看一看,哪怕只是一个百里之才,刘禅也要用他。